经专家组会诊,2月3日下午,深圳再有5名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痊愈出院。至此,深圳累计有10名确诊患者出院。
▲42岁的出院患者(南方日报朱洪波摄)
病例21
42岁男性患者,长住佛山,1月5日由佛山前往武汉工作,1月17日返回佛山,1月21日来深探亲,当晚因咳嗽3天、发热半天入院就诊。
病例9
51岁男性患者,长住武汉,1月6日出现肌肉酸痛、乏力、咳嗽、嗅觉减弱等症状,于当地私人诊所就诊,1月16日从武汉到深圳后,因部分症状未缓解,于17日入院就诊。
病例11
64岁女性患者,长住武汉,1月4日出现咽痛、咳嗽及发热症状于当地就诊,1月15日来深,19日入院就诊。
病例
39岁女性患者,长住深圳福田,1月11日携母亲及子女至武汉,1月18日返深,1月20日起出现流涕、鼻塞症状,1月23日入院就诊。
病例27
62岁男性患者,长住湖北*冈,1月19日出现咳嗽症状,1月22日由*冈至深圳并出现发热症状,1月23日入院就诊。
经医院医护团队的全力救治,5名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状明显好转,肺部病灶较入院时明显吸收好转。
深圳市疾控中心先后进行2次检测,5名患者的病*核酸结果均转为阴性,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中确诊病例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
医院专家表示,患者体内已不存在新型冠状病*,也就不具有传染性。2月3日,专家组会诊确认上述5名患者已达到出院指征,患者出院后还需定期随访。
病例8
35岁男性患者,长居武汉,年1月9日于武汉出现低热、咳嗽、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1月15日来深培训,16日入院就诊。1月23日出院。
病例4
10岁男童,居住在国外,年12月29日到武汉探亲,年1月4日返深,11日入院就诊。1月23日出院。
病例2
病例4外婆
深圳市南山区65岁女性患者,年12月29日到武汉探亲,年1月4日返深后出现全身乏力、发热,10日入院就诊,病情较重。1月27日出院。
病例3
病例4爸爸
36岁男性患者,居住在国外,年12月29日到武汉探亲,年1月1日在武汉出现发热、全身肌肉酸痛、咽痛等症状,4日返深,11日入院就诊。1月27日出院。
病例5
病例4奶奶
深圳市南山区63岁女性患者,长居深圳。10岁孙子(病例4)于年1月4日从武汉返深后与其居住。奶奶本人8日出现低烧、气促与胸腔积液症状,14日入院就诊,病情较重。2月1日出院。
今天这批5名出院的患者中,最短住院11天,最长住院17天;病程最短的14天,最长的30天。
在深圳今天新增的出院病例之前,据广东省卫健委通报,截至2月2日24时,全省累计出院14例,无死亡病例。
广东省第一例出院病人来自深圳,目前全省各市的出院病人中,深圳最多。
疫情发生以来,医院作为全市唯一的确诊医院,积累了不少“实打实”的经验。
有不少“吃瓜群众”医院公布自己的救治“心得”。
▽
1月31日,医院正式制定了“深圳版”的诊疗方案,并于今天公布,为全国同行提供参考——
深圳市三院介绍,“深圳版”方案集结了医院、深圳市、广东省的专家以及钟南山院士的集体经验与智慧,是在参考“国家指南”“广东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该院临床一线的诊疗经验而制定。
国家指南: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
广东指南: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诊疗专家共识(第二版)》
与“国家指南”相比,“深圳版”方案对疾病加重的时间节点和风险因素及防治策略等进行了重点描述。
01
实验室检测
增加“粪便”一项
近日,深圳市三院在某些“新型肺炎”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nCoV核酸阳性。
为此,“深圳版”诊疗方案在实验室检查标本中增加了“粪便”一项,提示可在鼻拭子、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应用RT-PCR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核酸。
但该方案强调,“新冠病*”的消化道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尚不明确。
02
症状判断
强调部分病人可能“无明显症状”
重症患者也可能“无明显发热”
深圳近日公布的确诊案例中,有部分患者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病变,核酸测试结果也为阳性。
对此,“深圳版”方案强调——
无症状病*携带者也可为传染源;不典型病例可以无明显发热等症状;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度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要警惕少数轻症病例向重症发展过程中发热等症状并不明显,但肺部影像学提示病灶明显;此外,胸片结果与肺部CT可不一致,CT更能真实反映肺部病变。
在诊断标准上,“深圳版方案”增加了密切接触史: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新型冠状病*感染确诊患者。
03
治疗方法
轻、重患者的抗病*治疗各有不同
强调对轻症患者每三天至少检测一次新型冠状病*RNA,提倡早期氧疗,对重症/危重症患者每日监测病*核酸载量,逐层推进抗病*治疗方案;在不同的治疗效果和病程上,使用不同的抗病*治疗方法,特别是对已开始对重症/危重症患者病*载量持续不降情况下使用恢复期血浆和特异性抗体治疗;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进展情况,在病情进展早期建议有条件可用IgM型人免疫球蛋白,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明显下降的患者及时应用胸腺法新等免疫支持治疗。同时,提倡对症、支持治疗,如早期肠内营养,使用白蛋白、肠道微生态调节剂,以及预防血栓形成等治疗。
内容深圳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