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患者
马阿姨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胸部和背部常常出现疼痛,像针刺一样,部位还不固定,有时痛有时不痛。医院检查发现右肺占位伴右侧大量胸腔积液。给予胸腔穿刺抽液并送检胸水病理,发现恶性肿瘤细胞,免疫表型提示肺来源腺癌,基因检测提示EGFR19外显子突变。
治疗过程
年12月马阿姨开始服用吉非替尼印度仿制药,后定期随访未见明显进展。年3月复查发现脊柱旁占位,行全血基因检测发现EGFRE_Adel,未见其他基因突变。
年4月改服奥希替尼(印度仿药),未行手术或放疗等。年5月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口服布洛芬等甾体类止痛药。
年5月13日PETCT:双侧肺门及纵隔(包括气管前腔静脉后、主肺动脉窗、隆突下)淋巴结放射性摄取增高,部分淋巴结密度偏高,最大者摄取范围约2.0*1.2cm,SUV最大值为9.8,CT示右肺下叶背段近胸膜下实变影,伴多发毛刺,牵拉邻近胸膜,PET示其放射性摄取轻度增高,SUV最大值为2.9,右肺下叶外侧基底段另见粗大条索影,PET未见其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T9椎旁类圆形软组织影,边界较为光整,大小约2.3*1.9cm,PET示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SUV最大值为26.7.T12椎体右旁另见一0.9cm结节放射性摄取轻度异常增高,SUV最大值3.9.结论:T9及T12椎旁软组织及结节,右侧胸膜小结节,FDG代谢异常增高,结合病史,考虑肿瘤浸润所致。右肺下叶背段实变影,FDG代谢轻度增高,考虑治疗后仍有肿瘤活性组织存在。纵隔及双肺门淋巴结FDG代谢增高,肿瘤转移不除外,建议密切随访。余全身(包括脑)PET显像未见FDG代谢明显异常增高灶。年5月T9-T12病灶射波刀放射治疗(32Gy/4fx65%)。治疗后患者腰背部疼痛消失,停止服用止痛药。
年7月患者出现右侧腋窝水平胸背痛,开始继续服用止痛药,因疼痛不断加重,达到8-9分,年10月患者服用奥施康定,早晚各一次10mg,但服药后疼痛无明显好转,且恶心呕吐副反应极大,比疼痛更加让马阿姨难受。
年10月29日PET-CT:(1)右侧第5肋骨见溶骨性骨质破坏,破坏区见软组织肿块影,最大SUV值约为10.9;胸9椎体左侧附件见局限性FDG摄取增高,最大SUV值约为3.3。(2)左侧第5肋骨见局限性骨质密度增高,未伴有摄取增高。余全身骨骼及各关节形态、密度及"F-FDC摄取未见明显异常。检查结果:1,右肺下叶脊柱旁病变治疗后,右肺上、下叶斑块伴有不均匀糖代谢轻度增高,考虑治疗后改变可能性大,建议定期复查。2,纵隔及右肺门淋巴结伴有糖代谢增高,考虑转移性淋巴结可能性大。3,右侧胸膜局限性增厚伴有糖代谢增高,考虑转移性病变;余胸膜弥漫性增厚未伴有糖代谢增高,考虑治疗后改变,请结合临床。4,右侧第5肋骨病变伴有糖代谢增高,考虑转移性病变;胸9椎体左侧附件局限性糖代谢增高,建议进一步检查以除外恶性病变。
年11月马阿姨为治疗胸背部疼痛再次行射波刀治疗,治疗右侧第5肋骨病灶。治疗后3天开始患者疼痛缓解为5-6分,继续服用奥施康定,早晚各一次10mg,服药后疼痛可好转。
治疗效果
年5月T9-T12病灶射波刀放射治疗(32Gy/4fx65%)。治疗后患者腰背部疼痛消失,停止服用止痛药。年PETCT提示射波刀(放射外科)治疗部位病灶消失。年11月局部射波刀治疗后,局部疼痛未消失,但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医生感悟
通过放射外科治疗局部病灶的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局部的疼痛症状。放射外科联合靶向药,放射外科联合止痛药可以一定程度提高肺癌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
年6月随访肺CT年8月随访肺CT年5月petct年5月治疗靶区年10月petct年11月治疗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