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它会复发和转移,会派出种子部队到达全身其它器官安家落户、快速繁衍,哪怕已经切除原发灶,也可能有潜藏的种子部队在几年之内重新发芽,比如在肺、脑、肝上长出转移瘤。
可是细心的朋友也会发现,癌症转移的规律并不统一,有的仅仅1-2cm左右就发生了转移扩散,有的却比较笨,长到7、8cm以上也没有培养出种子部队。我们下看两个例子对照一下,找找规律:
病例1,39岁女性,胸闷发现肺腺癌
这位女士很年轻,胸闷一个多月,来看门诊时却把值班的呼吸科医生吓了一跳!
当医生把听诊器放到她右边胸口听诊时,竟然一点呼吸的声音都听不到(正常人会有呼吸音),年轻轻轻的,是什么原因让她的右肺失去功能?
赶紧让她做了胸部CT,结果发现右侧大量胸腔积液,胸水把肺叶挤压明显缩小了(左图):
青年人胸腔积液,比较常见的是结核性胸膜炎或者一些刺激胸膜的化脓性炎症,但这位女士住院做了胸水抽吸后,却露出了一个狰狞的小肿瘤,才2.1cm,已经转移胸膜并引起大量胸水,没有根治机会了。
病例2,咳嗽发现9cm的低分化肺腺癌,成功切除
65岁病人,反复咳嗽几个月,CT发现右肺巨大肿块,最长径线9cm。
这位病人比前面那位女士要幸运很多,9cm大的肿块还没有远处转移和淋巴结播散,胸外科充分评估后做了完整切除,病理是低分化肺腺癌,清扫2组、4组、7组、10组共9枚淋巴结均没有发生癌细胞转移。他术后做了化疗,目前快1年半了,没有复发。
这么幸运的病例并不多见。
对比上面的例子我们会发现,癌细胞的转移确实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的规律!有些人很幸运,肿瘤接近10厘米也未发生转移,成功手术切除;有些人还不到2厘米,甚至有部分病人始终找不到原发病灶,却已经远处转移,失去手术机会。
那么,影响癌细胞转移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
从CT影像上来分析,原因主要有下面几个:
1.肿瘤发生的位置
人体的血管分布并不均匀,血管丰富、血流缓慢的地方更容易转移,比如贴近肺门区或者贴近胸膜下的肺癌。
像本文开头这位39岁的女士,右下肺癌才2.1厘米,因为靠近胸膜,并发生了胸膜牵拉,癌细胞沿着胸膜通道早期转移了。庆幸的虽然没有根治机会,基因检测她对靶向治疗敏感,至今已经三年多了,人还在。
2.肿瘤的病理类型
我们仍然以最常见的肺癌为例,相对来说,小细胞癌和腺癌更容易转移,鳞癌细胞像鳞片一样结合比较紧密,转移出现晚。
这是一位肺癌脑转移的病人,还没有出现肺部症状。因为头晕、肢体无力、记忆力减退就诊,进一步查出肺癌,这种情况以以肺腺癌和小细胞肺癌多见。
3.肿瘤的分化程度、生长特性
比如中低分化的肺癌更容易转移,而贴壁生长的高分化肺癌少见转移。进一步探索内部机制,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低分化肺癌更容易发生气腔播散(STAS)。
直径2~3厘米的小肺癌,假如伴有气腔播散,通常需要切除范围更大一些,提高总生存率。
这是肺癌组织切除后做的切片,放到显微镜下放大观察,箭头所指的就是在肿瘤周围发生气腔播散的癌细胞,像一股股种子部队四处游走,见到这些征象需要扩大手术切除范围,并配合术后辅助化疗,因为这种的往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斩草要除根。
4.健康的免疫功能
人体有免疫细胞,还有很多抑癌基因在守护健康。少量的癌细胞难以生存,会被人体免疫系统清除。不过有些癌细胞会伪装,表面蛋白会发生变异,让免疫细胞难以辨别。最近几年流行的免疫疗法,有些就是从这个角度切入,提高识别精准度,绞杀癌细胞。包括前段时间被大家熟知的疟原虫疗法,也是从加强人体免疫监控能力的角度着手,提高精准杀灭癌细胞的能力。当然这方面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也许不久的将来会带来癌症治疗的突破性进展,造福全人类!
简单总结:
肿瘤病人的遭遇多种多样,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不能照搬别人的进展速度和治疗方案。唯一能肯定的是:早期治疗效果最好!
而要应对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的局面,除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之外,重视健康体检也是一个极好的方法,尤其是肺部CT体检(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现在的多排螺旋CT精度越来越高,医生们对早期肺癌的研究也越发深入,每年都有大量早期肺癌被筛选出来(早期可以治愈),阻止其发展为晚期。
上图是赵喜老师用螺旋CT给一只小龙虾做的扫描图像,左图是小龙虾本尊,右面都是扫描后的图像,纤毫毕现,秋毫可察!5mm以下的肺结节也可以高清晰显示细节特点,识破早期肺癌的伪装。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分享小病例,传递正能量,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