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特点
(一)流行病学。
(二)临床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四)胸部影像学。
二、医护人员防护
三、中医药预防
(一)药物预防
.代茶饮方:太子参3g、金银花3g、藿香3g、桔梗3g、甘草3g。
2.基础用方:玉屏风散加味,组成如下:生*芪2g、防风
0g、白术0g、银花0g、连翘0g、贯众6g、佩兰0g、陈皮0g、苍术0g、桔梗0g。
(二)热敏灸预防(一艾三用方)
方法一:
每小时嗅热敏灸艾条产生的艾香一次,每次30秒钟。热敏灸艾条中纯净艾绒的芳香成分及羌活、独活、细辛、川芎中芳香药性具有很好的芳香醒脑,敏化嗅觉,净化鼻咽内环境,提高鼻咽部免疫力的作用,特别适用于宣化上焦湿邪。
方法二:
选穴:?中脘、神阙、关元。
操作方法:循经往返悬灸。施灸时艾热在施灸穴区附近缓慢移动,找到热感有渗透、远传、扩散、舒适等特殊感觉的位置,进行重点循经往返施灸。
灸量:每日一次,每次每穴施灸约45分钟。
在上述基础上,能够接受麦粒灸者,对足三里穴加麦粒灸,效果更佳。
注意事项:施灸过程中,被施灸者应防寒、保暖。
方法三:
每天用热敏灸艾条半支放入毫升热水中泡脚30分钟,至额汗出为度。
通过艾熏、艾灸、足浴,一艾三用,每日一次,有明显的芳香化湿,宣达三焦的功效。
四、中医治疗
.医学观察期
临床表现:乏力伴胃肠不适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临床表现2:乏力伴发热
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山蜡梅叶颗粒、疏风解*胶囊(颗粒)、防风通圣丸(颗粒)
2.临床治疗期
()初期:寒湿郁肺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或无热,干咳,咽干,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腻,脉濡。
推荐处方:苍术5g、陈皮0g、厚朴0g、藿香0g、草果6g、生麻*6g、羌活0g、生姜0g、槟郎0g
加减:发热重者加滑石;咳嗽明显加矮地茶
(2)中期:疫*闭肺
临床表现:身热不退或往来寒热,咳嗽痰少,或有*痰,腹胀便秘。胸闷气促,咳嗽喘憋,动则气喘。舌质红,苔*腻或*燥,脉滑数。
推荐处方:杏仁0g、生石膏30g、瓜萎30g、生大*6g(后下)、生炙麻*各6g、葶苈子0g、桃仁0g、草果6g、槟郎0g、苍术0g
加减:高热不退者加安宫牛*丸或羚羊角粉(冲),腹胀便秘甚者加枳壳、厚朴推荐中成药:喜炎平注射剂,血必净注射剂,痰热清注射液
(3)重症期:内闭外脱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辅助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推荐处方:人参5g、黑顺片0g(先煎)、山茱萸5g,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丸
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4)恢复期:肺脾气虚
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
推荐处方:法半夏9g、陈皮0g、*参5g、炙*芪30g、茯苓5g、藿香0g、砂仁6g(后下)
推荐中成药: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热敏灸治疗:参照“热敏灸预防(一艾三用方)”的方法。
来源:江西省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