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血案侦破记
——一例罕见血性胸腔积液
宁波一院宗建平韩文
曾有人总结:侦探的第二职业是医生,医生的第二职业是侦探。这话不假,前者如福尔摩斯,后者就是我们。
在临床医疗上,当诊断不明时,医生寻找病因的过程,就如同侦探破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里,容不下凌空蹈虚的乌托邦,寻找的是真实和真相。所以,需要抽丝剥茧,需要拨开层层迷雾,需要追根溯源。许多疾病的病因不像症状表面表现的那么简单,往往盘根错节,纷繁复杂。有时犹如走进幽暗的森林,医生不能放过任何线索,要将所有的可能进行排列组合,借助缜密推理和扎实功底,才有可能走出荒野。
本期分享给大家的是,一例非常罕见原因引起的血性胸水。
众所周知,胸膜腔不是一个真正的空腔,而是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一个潜在的空隙。具象地说,如果胸腔壁是发动机的气缸,肺就是活塞,肺与胸壁之间有少量的“润活剂”(液体,正常厚2~10μm),保证正常的扩张与收缩。
胸膜腔内液体增加叫胸腔积液。
就在今年春节临近,一位男性患者,出现不明原因血性胸水,引起家人的恐慌,更让人没有想到的,诊断之曲折,可以比肩福尔摩斯破案。
患者七十有四,体健,退休后生活阳光,好旅游,攀登一般的山,不在话下,喜欢美食,除有高血压和特应性皮炎外,没有其它慢性疾病。患者平素心率偏低,约五十多次/分。元旦过后,慢慢感到活动后有点力不从心,联想到平时心率慢,怀疑是不是心脏有问题。医院检查,心脏超声没有发现异常,顺带做了胸部超声,意外发现右侧有较多的胸腔积液。患者平素好好的,为什么会不声不响出现了右侧的胸腔积液?
这种异常引起了我们高度重视。
为了及早明确诊断,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诊断手段,就是把胸腔内过多的水抽出来,进行化验分析。
没想到抽出的胸水居然是血性的。因为除外伤外,引起血性胸腔积液主要有三大原因:感染、结核或肿瘤,而前二种原因,应有发烧,没有发烧或悄悄出现的血性胸腔积液,反而暗示不好,大多是恶性肿瘤所致。看到这样的积液,非常担心,有一种不祥的感觉。
为了明确诊断,立即将胸水送了一系列化验(胸水常规和生化,肿瘤标记物及病理学检查),没有发现任何阳性结果。
虽然一时没有找到肿瘤的依据,但作为医师,还是非常担心,因为以上的检查结果,没有办法完全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性。通俗来说,虽然没有抓到“作案元凶”,不等于“作案元凶”不存在,这里的“作案元凶”是指恶性肿瘤。
引起这场危机的原因是什么?“作案元凶”在哪里?这都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鉴于目前情况,只能想尽办法,动用一切能动用的手段,积极寻找原因。
为了能及时查清原因,就安排了住院。
首先,做了胃镜、肠镜等检查,接着又从上到下,做了头颅、颈部、胸部、腹部等部位B超、CT和磁共振,还做了前列腺、内分泌和结核病相关检查,经过一番折腾,可以说翻箱倒柜,能找的地方都查了一遍,能用的手段也基本都用上了,还是找不到原凶。这下,侦破迷失了方向,好像陷入了“地狱迷宫”,走进了幽暗的森林。
作为医师,有时也会想,找不到“作案元凶”不是好事吗?但面对这种血性胸水,人的生命是唯一的,万一遗漏了恶性肿瘤,意味着什么,类似的教训还不够吗?因此,不得不往坏处想。
经过冷静分折和思考,我们发现,以上各种常规检查,都只是反映某一些方面或局部的变化。管中窥豹,不知其全貌,既然一个一个局部检查不行,干脆来一次全身检查,于是决定做了个PETCT,心想这下“作案元凶”总逃不了吧!
结果还是没能所愿。
这时候,似乎所有的线索都断了。接下去,行走的每一步都极其困难。因此,如何走出困境,成为了患者能不能重生的关键。
真是:问了天问了地,最后还是得问自己。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得不重审我们走过的路,重新将病史及所有已经做过的检查,进行仔细的分析,不漏过任何一个可疑线索。经过排查,发现第一次胸水常规中,嗜酸性细胞比例很高,这个发现,让我们一阵欣喜,似乎看到了前进的方向,难道是肺吸虫?因为引起血性胸水的另一个相对比较常见的原因,是肺吸虫,它引起的胸水中嗜酸性细胞也是增高的。加上患者喜欢旅游,吃农家乐,很可能有机会感染上肺吸虫的。想到这里,急忙又送了肺吸虫相关检查。
结果再一次让我们失望,还是阴性的。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一次又一次失败,一次又一次打击,我们似乎看不到希望,意志也已经临近崩溃。如人入绝境,困惑、怀疑接踵而来,但想到在患者的生死关口,我们是他挣脱困境的那丝光明,于是又重新振作精神,再一次重新复习病史。患者以往只有高血压和特发性皮炎,高血压没有合并心衰,是不可能引起这样的胸腔积液,特发性皮炎也没有引起血性胸水的先例。
大道如晴天,我独不能出。万般无奈,带着试探想法,追问了特发性皮炎相关情况。患者特发性皮炎多年,但疗效一直不好,近半年来,了解到有一种新药,叫达必妥单抗(全球首个也是唯一获批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靶向生物制剂),据说疗效特别好,就用上了。
细心的临床药师韩文,经过文献查询,发现国外有达必妥单抗引起的血性胸腔积液一例报导。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停用达必妥单抗后,胸水终于慢慢减少了,经过三个月的随访,没有再出现过。
终于,我们走出了那黑暗的森林,抓到了“作案元凶”。
这是一例由达必妥单抗引起的血性胸腔积液,也是我们看见的全球第二例(至今没有查到其它文献报告)。
医学无小事,警钟需长鸣。随着新的治疗药物应用或新的技术开发,一定会有新的问题。药物也同文学一样,要成为经典,需要时间的考验;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作为医师始终要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常读常新,才能走出昏暗的森林,面对未来。
购《急诊医师值班日志》书请点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