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腔积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检验临床面对面揭开这个神秘杀手的面纱
TUhjnbcbe - 2022/5/6 17:30:00
北京中科白颠疯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作者:谢毓丽,罗裕

审校:朱松山

单位:广医院检验科骨髓细胞室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少见类型的白血病,伴有Down综合征(DS)的患者发生白血病的危险比无DS者高。笔者就近期工作中遇到的一例进行总结并分享。

相关病史:

患者为2岁3月女性幼儿,5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及眼眶周边皮下出血点,压之不褪色,医院就诊,查血常规WBC:3.84×/L,Hb:g/L,PLT:51×/L,诊断“过敏性紫癜”,予对症处理后出血点消退。后因再次出现全身皮肤皮下出血点转至我院进一步诊治。患儿自患病来,时有发热。既住出生1月后行染色体检查诊断"21-三体综合征”,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退症、G-6-PD酶缺乏症史。家族史无特殊。查体:T:37.1℃,P:次/分,R:52次/分,体重:10Kg,特殊面容,鼻梁低平,眼距宽,双眼外眦上斜,颈短而宽,贯通掌,颈部可触及数颗绿豆大小淋巴结,活动可,质软,无触痛,余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全身皮肤黏膜、四肢甲床稍苍白,口唇稍苍白,四肢及颜面部可见散在陈旧性瘀点、瘀斑,后背(约1-2腰椎)可触及一花生大小包块,质软,活动度可,无红肿、触痛。腹部稍膨隆,腹壁软,未触及包块,肝肋下4cm可触及,质软,边界清,脾脏肋下Ⅰ线10cm、Ⅱ线11.5cm、Ⅲ线-1cm,质地硬,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44.13×/L,N:9.4%,L:23.6%,M:67%,RBC:2.10×/L,Hb:67g/L,PLT:19×/L。

凝血功能:PT:15.10sec,APTT:50.10sec。

甲功:TSH:29.9uIU/mL。

G-6PD酶:U/L。

影像学检查:肺部CT:1、两肺渗出性病变,结合病史,肺炎?白血病肺部浸润?建议治疗后复查;2、双侧胸腔少量积液;3、纵膈及双锁骨上、下区、双侧腋窝区多发淋巴结影,部分增大。腹部B超:肝脾肿大,原因待查;2、两侧胸腔及心包少量积液。

骨髓细胞学涂片:骨髓可见白血病细胞,占60.5%。该类细胞大小不一,以大细胞为主,呈圆形或椭圆形,核呈圆形或椭圆形,可见凹陷与切迹,染色质细致,核仁清楚,1-3个,胞浆量少或中等,呈蓝色,部分胞浆可见散在或成簇分布的紫红色的嗜碱性颗粒。POX:0。PAS:4%。该类细胞见下图:

图1为外周血瑞士染色,图2、3为骨髓涂片瑞士染色,图4为POX染色(图片均为手机拍摄)

意见:考虑AL,请结合临床及免疫学分型等其他检查分析。

免疫分型:骨髓中约有74.1%的异常幼稚髓系细胞。主要表达CD13、CD33、CD11b、CD36、cCD41、CD41、CD71。

基因检测:检测出EVI1基因阳性。

FISH检测:CBFβ、D5S23、D5S/CSF1R、D7Z1/D7S、D8Z2、ETO/AML1、MLL重排均阴性。

AML预后相关基因突变检测:FLT3-ITD、C-kit/D、NPM1、CEBPA突变基因阴性。JAK3基因上检测到错义突变:c.CT(p,AlaVaI)(杂合,突变频率42.7%);GATA1基因上检测到无义突变:c.35CG(p.Ser12Ter)(杂合,突变频率34.44%);ETNK1基因上检测到错义突变c.CT(p.HisTyr)(杂合,突变频率37.3%)。

染色体:如下图所示

综合诊断:

1、唐氏综合征相关髓系白血病(AML-M7)

2、21-三体综合征

讨论:

21号染色体表达1%~1.5%人类基因组,21号染色体三体可直接作用于造血干细胞,也可通过对造血微环境的间接作用增高白血病发生的风险[1]。DS发生AL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人,发生ALL概率为非DS的10~20倍[2],发生AML的概率为非DS的倍,其中发生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L—M7)的概率更是高出非DS组达倍[3]。小于4岁的DS儿童的AML病例70%是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唐氏综合征相关髓系增殖包括一过性髓系异常增殖症(TAM)和唐氏综合征相关髓系白血病[4-5]。两者通常有原始巨核细胞增殖。TAM发生于出生时或出生后数天之内,为DS新生儿期发生的一种独特的疾病状态,临床和形态与AML极其相似。原始细胞具有巨核细胞的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其胞质嗜碱性,有突起,内有粗大的嗜碱性颗粒。患儿主要以血小板减少就诊,贫血和血细胞减少少见,可伴有肝脾肿大,多数1到2个月之内可以消失。髓系白血病则较迟发生,通常在出生后的头三年内,事先可有或无TAM,AML时外周血常可见原始细胞和有核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异形性明显,血小板数常减少,可见巨大血小板。骨髓中原始细胞核圆形或略不规则,有中等数量的嗜碱性胞质,可有胞质突起,部分原始细胞胞质中有粗的嗜碱性颗粒,颗粒MPO阴性,常见红系巨幼样变、发育异常。若不及时治疗将持续存在。唐氏综合征相关髓系肿瘤具有独立于原始细胞计数的类似行为(疾病进展等表现相似,原始细胞比例与疾病表现无关),不需要进一步分为MDS或AML。TAM和唐氏综合征相关髓系白血病都具有GATA1突变和JAK-STAT途径突变的特征,在髓系白血病病例中还有其他基因突变[6]。

本案例中患儿的白血病细胞比值占60.5%,其原始细胞形态欠典型,与常见的AML-M7有所不同的是,本例部分可见散在或成簇分布的紫红色的嗜碱性颗粒,形态上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且常规的细胞化学染色不能明确分型,结合患儿出生后一月染色体检查明确诊断DS,流式提示原幼细胞为巨核细胞来源,JAK3、GATA1基因上检测到突变,唐氏综合征相关髓系白血病(AML-M7)诊断明确。DS—AML白血病细胞多有GATA1突变及21-三体对于多种化疗药物非常敏感。由此,对于原始巨核细胞缺乏形态及细胞化学染色特征的白血病,目前主要根据免疫分型(其中CD41和CD61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及电镜检测血小板的髓过氧化物酶诊断,对于唐氏综合征相关髓系白血病,同时仍需结合染色体及基因检测以明确相关疾病诊断,并评估其疗效及预后。

参考文献

[1]SeewaldL,TaubJW,MaloneyKW,etal.AcuteleukemiasinchildrenwithDownsyndrome[J].MolGenetMetab,,(1-2):25-30.

[2]TigayJH.A

1
查看完整版本: 检验临床面对面揭开这个神秘杀手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