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腔积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案例乳腺癌肝转移并胸膜转移,看ld
TUhjnbcbe - 2021/5/31 20:27:00

案例

根治术后3年余出现多发转移,看“妥妥双靶”如何显奇效!对于HER2阳性早期患者,1年辅助曲妥珠单抗治疗已经成为目前的标准方案,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对于有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双靶的辅助治疗能带来更大的获益。

本文分享一例HER2阳性、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在晚期一线治疗通过双靶抗HER2获得显著获益的病例探讨这类患者的诊疗。

No.1

基本情况

患者女性,现年41岁,发病年龄38岁,时未绝经,平素月经规律,既往体健,否认其他疾病和传染病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No.2

初始诊断

年1月

因“左乳肿物”,外院行左乳腺癌简化根治术+左侧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术后诊断

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ⅢA期pT3N1M0,HR阳性/HER2阳性型。

辅助治疗

EC序贯D方案共8周期,因个人原因未行抗HER2靶向治疗和放疗;

年8月开始应用他莫昔芬进行辅助内分泌治疗。

No.3

第一次进展

年6月因“腹胀、纳差、活动后胸闷气短且进行性加重”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后,最终诊断为:

-左乳腺癌肝转移并胸膜转移,恶性胸腔积液,左乳浸润性导管癌术后Ⅳ期pT3N1M1。

-分子分型:HR阳性/HER2阳性型。

-DFI(无病间期):41个月。

No.4

晚期一线治疗

年6月21日

THP方案(紫杉醇+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

2周期后TPH方案后

患者自感活动后胸闷气短症状明显较前缓解,腹胀、纳差症状较前明显改善。动态监测血液肿瘤标志物下降趋势明显。

图4.一线治疗过程中肿瘤标志物变化

胸部CT

双侧胸腔积液量较前明显减少。

图5.一线治疗2周期后胸腔积液减少

腹部增强CT

肝转移灶较前明显数量减少、体积缩小。最大者直径约3.2cm,较治疗前病灶最大径6.2cm明显退缩,疗效评价PR(肝转移靶病灶缩小48.4%)。

图6.一线治疗2周期后肝转移灶缩小

No.5

不良反应评估

①腹泻:第1周期应用帕妥珠单抗后出现腹泻,不良反应事件评价为II级,考虑可能与帕妥珠单抗药物有关,予对症止泻后缓解。

②血液学*性:第2周期化疗结束后复查血常规提示中性粒细胞减少,不良反应事件评价为III级,考虑与紫杉醇药物化疗致骨髓抑制有关,予G-CSF对症升白后恢复。

案例点评

专家:王守满教授

医院乳腺科副主任

患者为绝经前女性,发病年龄38岁,术后病理分期ⅢA期pT3N1M0,HR阳性HER阳性型,根治术完成EC序贯D方案共8周期辅助化疗,患者具备抗HER2辅助靶向治疗和辅助放疗指征,遗憾的是因个人原因未进行上述治疗,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选择他莫昔芬单药考虑强度不足,可用OFS加强。根治术后3年余出现多发转移,DFI(无病间隔)时间为41个月,复发后的分子分型仍然为HR阳性HER2阳性。依据《NCCNV3乳腺癌指南》、《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版》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版》,晚期一线方案首先考虑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靶向联合治疗方案,CLEOPATRA研究证实“妥妥”双靶联合紫杉类方案中位PFS时间为18.5个月,中位OS时间为56.5个月。在年ASCO大会上,研究者进一步更新了CLEOPATRA研究最终的OS结果,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紫杉醇对比曲妥珠单抗+紫杉醇仍具有显著的生存获益:

中位OS分别为57.1个月vs40.8个月;

两组的8年OS率分别达到37%和23%。

鉴于患者肝转移负荷大,合并胸膜转移、恶性胸腔积液,因此最终选择紫杉醇联合曲妥珠单抗及帕妥珠单抗(TPH方案)作为晚期一线方案。TPH方案6周(即2周期)后患者腹胀、纳差、胸闷气短症状明显缓解,影像检查提示肿瘤明显缩小,疗效评价为PR,双靶治疗效果立竿见影,展现了“妥妥”双靶方案对于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的绝对优势!

本例患者在治疗开始后6周观察到双靶方案的疗效,而CLEOPATRA研究设计方案时预估首次起效时间(dateoffirstrespones)至少发生在治疗开始后的9周,而最佳整体疗效(bestofoverallresponse,CR或PR)则预估在治疗开始后的13周得以确认。本例患者起效时间更短,更早获得临床获益。

目前该例患者正在继续接受THP方案治疗中,待一线治疗达到疾病控制后,期待“妥妥”双靶联合内分泌方案,能够在维持治疗阶段,给该例HR阳性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新的福音!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案例乳腺癌肝转移并胸膜转移,看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