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腔积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早读这种肺癌,90的肿瘤科医生都不了解
TUhjnbcbe - 2021/5/15 21:11:00
点击上方“好医术肿瘤学院”加星标每天看好文

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carcinoma,LELC)是一种原发于肺部的罕见肺肿瘤疾病,约占中国所有肺癌的0.9%。肺LELC具有显著的地域流行性和人种分布性特点,该病自年首次报道以来,在过去几十年中,文献报道病不足例,白种人及其他人种中的报道极少。绝大部分患者来自华南地区、香港及台湾地区。在中国南方以外其他地区的病例报道也十分罕见。肺LELC患者人群与吸烟的相关性较低,表明吸烟可能不是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流行病学

肺淋巴上皮样瘤样癌(LELC)是一种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罕见且独特的亚型,在病理组织形态学上与未分化的鼻咽部癌相似,常伴有EB病*的感染,预后好于其他类型肺癌。版WHO肺癌组织学类型分类将其归入其他未分类癌组中。

病例特点

肺LELC典型的病理组织学特征是弥漫的淋巴细胞浸润和肿瘤细胞的EB病*(Epstein-Barrvirus,EBV)阳性。原发性肺LELC大体病理多呈灰白或灰*,质软或中或硬,境界较清,可伴有坏死或钙化。镜下肿瘤细胞呈不规则团块状、巢状排列或呈合胞体状聚集成堆,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的核轮廓,核仁明显,其间可见大量浸润的成熟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纤维性间质包绕,并可见丰富血管。根据镜下肺LELC癌巢与周围淋巴细胞和炎症细胞浸润的特点将其分为Schmincke型和Regaud型,前者表现为癌巢结构不明显,癌细胞被淋巴细胞、炎症细胞分开,散布在炎细胞之间;后者表现为癌巢结构明显,癌巢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炎症细胞包绕。

症状

肺淋巴上皮样瘤样癌最常见的症状是单纯咳嗽或是伴有其他症状的咳嗽。其他症状包括咳嗽伴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约20%-35%的病例在诊断时无症状,在常规胸片或CT检查中偶然发现肿瘤。

影像学

肺淋巴上皮样瘤样癌有一定的特征性,有些学者的报道并不完全一致,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

Ooi等认为晚期LELC,肿瘤可表现为直径大、边界清晰,与纵隔密切相关,且伴有支气管血管周围淋巴结转移和血管包绕。

Hoxworth等,认为肺淋巴上皮样瘤样癌主要表现为胸膜附近的孤立性肺结节,体积<3.5cm,通常不累及淋巴结。

Ma等报道肺淋巴上皮样瘤样癌的CT表现包括界限明确、分叶、血管或支气管包裹、阻塞性肺炎、胸腔积液和钙化,在右中叶和左下叶更常发生。

病理诊断

肺淋巴上皮样瘤样癌诊断主要依赖于形态学特征,典型的肺淋巴上皮样瘤样癌由未分化的癌细胞组成,细胞质边界不明确,排列在合胞体片和巢状。肿瘤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或细长,细胞核轮廓略不规则,呈泡状染色质,核仁明显。间质表现为较厚的纤维带,含有大量的反应性淋巴浆细胞和其他炎症细胞。

病理诊断时,还需注意以下两点

由于细针穿刺获取的组织标本相对较少,可能存在抽样误差,从而会限制穿刺活检的效用和准确度。因此学者推荐,在大多数情况下,首选诊断依据应该是组织学诊断而不是细胞学的诊断。

显微镜下符合肺LELC组织学特征的病例,应该进一步行免疫组织化学特殊染色可帮助排除如未分化的鳞癌等其他组织类型肺癌。亚洲人群患肺LELC病例几乎均伴有EB病*感染,采用EB病*RNA结合荧光素的探针对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杂交可以帮助诊断。

鉴别诊断

由于肺LELC在组织学上的与未分化的鼻咽癌无明显区别,尤其是后者在中国南方很常见,临床诊断时必须进行鼻咽内窥镜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包括核磁共振成像)明确有无鼻咽癌,来排除转移性鼻咽部来源的LELC。肺部肿瘤排除转移性鼻咽部来源的LELC后,经活检组织病理学证实可以明确诊断为肺LELC。

治疗

由于肺LELC的罕见性,对该病的治疗均是经验性的,且仍有争议。大多数患者在疾病早期阶段得到诊断,并且接受了原发肿瘤的手术治疗,晚期或转移性疾病通常采用多模式治疗(外科、化疗、放疗)。辅助化疗已经被证实可以显著改善接受完整切除的Ⅲa期肺LELC患者的预后。由于缺乏共识,化疗方案没有一致性,基于铂类药物的方案是首选。最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顺铂或卡铂联合5-氟尿嘧啶、紫杉醇、多西紫杉醇或吉西他滨。

我国学者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一线选择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和生存结果进行分析。

研究背景:肺淋巴上皮样瘤样癌(LELC)是原发性肺癌的一种罕见亚型。由于缺乏前瞻性研究,最佳的一线化疗方案和生存结果尚不清楚。

材料和方法:这项真实世界的回顾性研究纳入了无法切除的肺LELC的患者。探究不同化疗方案的对于生存结果,预后和疗效的影响。

结果:该研究共分析了位患者。一线化疗方案包括吉西他滨加铂(GP,n=19),紫杉醇加铂(TP,n=70)和培美曲塞加铂(AP,n=38)。25例患者接受了姑息性胸腔放疗。60名患者基线可检测出EBV-DNA病*。在整个队列中,有41例患者(32.3%)获得了客观缓解,mPFS和mOS分别为7.7个月(95%CI,6.6-8.8)和36.7个月(95%CI,30.9-42.5)。在这三种化疗方案中,GP的应答率最高(GPvsTPvsAP为63.2%vs.30.0%vs.21%;p=0.)。三组的mPFS分别为8.8个月vs.7.9个月vs.AP组6.4个月(p=0.)。一线化疗方案、基线EBVDNA水平和姑息胸放疗与OS显着相关(p<0.05)。结论:基于上述研究数据,为肺LELC与鼻咽癌之间的相似性提供了补充证据。需要进一步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确定晚期肺LELC患者的治疗标准。

结论

肺LELC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常见于相对年轻的人群,无明显性别差异,与吸烟无关,临床症状与影像学无明显特异性,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学,肺LELC与未分化鼻咽癌的病理相似,其与潜在EBV感染的关系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说明:本文转自肿瘤笔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早读|化疗伴侣——亚叶酸钙的身世之谜早读|别慌,肺癌脑转移还能这样治!早读|临床必修:癌性腹水处理方法汇总

春季特惠活动火热进行中

肿瘤内科会员原价元/年

春季特惠仅需元/年

↓↓↓

点击原文阅读,
1
查看完整版本: 早读这种肺癌,90的肿瘤科医生都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