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腔积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浦南医院肺部结节管理中心初见成效
TUhjnbcbe - 2024/8/6 0:31:00

随着胸部CT扫描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自己肺部长了一个或多个结节。很多人查出肺结节后就陷入了茶饭不思、寝食难安的状态,害怕肺结节进一步发展成为肺癌,或者认为查出肺结节就等于患上肺癌,有些人思想负担重、到处求医,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工作,甚至个别人精神高度紧张、有可能罹患了抑郁症。根据《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年版)》中对肺结节的定义,胸部CT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0m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肺结节的大小可分为直径<5mm的微小结节,5~10mm的小结节,而直径>30mm的病变就是肺部肿块而非肺结节,其恶性概率显著增高。肺结节在我国检出率为20%-80%,肺结节的高发人群有长期吸烟者、有肿瘤病史或家族史者、有过肺部疾病或受伤者、接触有害化学物质者、精神压力大者。

为了提升肺部结节的早期发现、精准诊治和加强患者的全程跟踪管理能力,为患者提供规范化的筛查、诊治、随访“一站式”服务,医院在雷撼书记的倡议下,在赵明珠副书记、王乃玲副院长、钱忠心副院长、工会周怡主席的大力支持下,在医疗业务部叶敏部长、院办许学国主任、运营质控办俞能年主任、医务科张宇一副主任、门诊办公室董鹤萍主任、健康管理科姚广力主任、信息科金辉主任、设备科许勇主任、后勤管理科彭智主任等多位主任的具体实施下,依托“雷撼肺结节疾病劳模创新工作室”,于年2月初成立了“肺部结节管理中心”。该管理中心制定了详细的组织管理架构、工作管理制度和流程,成立了肺部结节多学科诊疗团队,诊疗团队由雷撼书记、呼吸内科赵云峰主任、胸外科纪树武主任、放射科顾文权主任、杜丽娟副主任、病理科伍健主任、中医科范春香主任组成,对门急诊、住院、体检中发现的肺部结节病例进行讨论、制定精准的诊治方案,并由呼吸内科专职医生王妮妮负责肺部结节患者的档案建立、电话随访、长期持续管理。

3月1日下午“肺部结节管理中心”预约了8位患者,其中1位59岁女性患者因“发现肺部结节2年”就诊。2年前患者于外院体检,胸部CT发现右肺上叶前段直径7mm小结节。年2月21日PET-CT检查提示:右肺上叶前段胸膜下混合性磨玻璃密度结节,大小(7mm×6mm),FDG摄取未见异常(图1),经过6位专家会诊后,考虑右肺上叶前段胸膜下混合性磨玻璃密度结节为恶性病变,需要微创手术,3月2日患者到胸外科住院,3月3日胸外科纪树武主任给予患者胸腔镜微创手术,3月4日病理科伍健主任迅速出具病理报告,结果为微浸润腺癌(图2)。胸腔镜微创手术创伤小,患者很快康复出院,后续无需给予化疗、放疗或者靶向药物治疗。从3月1日患者就诊于“肺部结节管理中心”,到手术后病理确诊,仅用时4天,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肺部结节多学科联合会诊、手术疗效以及短时间内完成诊断、手术的高效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高度的赞誉。

到目前为止,“肺部结节管理中心”已经会诊了20多位肺部结节患者,手术的2位患者均是早期腺癌,有7位患者接受口服中药治疗,上述所有患者均由呼吸内科专职医生定期随访。

肺部结节多学科会诊既有利于患者就诊和治疗、让患者“少跑路、有的放矢地看病、节省医疗费用”,医院多学科之间的合作和互相学习。希望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推荐肺部结节患者到“肺部结节管理中心”,希望“肺部结节管理中心”成为全院相关科室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快速发展,更好地造福人民、造福肺部结节患者;同时也希望“肺部结节管理中心”不断地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在肺部结节疾病早期诊断(影像学诊断、二代测序诊断、手术诊断)、消融治疗、中医康复等方面做出突破、特色和亮点。

会诊时间:每周二下午14:00-17:00

地点:南院门诊4楼诊室(患者带好相关资料,每周二上午11:30之后于人工服务台挂“肺部结节管理中心”门诊)

联系人:王妮妮医生,

在世界范围内肺癌发病率位居第二,但死亡率高居首位。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晰或不清晰的病灶。随着胸部CT扫描的普及,肺结节的检出率不断提高,恶性肺结节患者如果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则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肺结节在我国检出率为20%-80%,肺结节处理原则:随访观察和外科手术。

不同密度的肺结节,其恶性概率不同,依据结节密度将肺结节分为三类:实性结节、部分实性/混合性结节和磨玻璃密度结节。其中,部分实性结节的恶性概率最高,其次为磨玻璃密度结节及实性结节。

随访中肺结节有如下变化者,多考虑为良性

(1)短期内病灶外部特征变化明显,无分叶或出现极深度分叶,边缘变光整或变模糊;(2)密度均匀或变淡;(3)在密度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病灶缩小或消失;(4)病灶迅速变大,倍增时间15天;(5)实性结节病灶2年以上仍然稳定,但这一特征并不适用于磨玻璃密度结节,因原位腺癌和部分磨玻璃密度结节可以长期稳定。

随访中肺结节有如下变化者,多考虑为恶性

(1)直径增大,倍增时间符合肿瘤生长规律;(2)病灶稳定或增大,并出现实性成分;(3)病灶缩小,但出现实性成分或其中实性成分增加;(4)血管生成符合恶性肺结节规律;(5)出现分叶、毛刺和或胸膜凹陷征。

多发性肺结节

常表现为单一占主导地位肺结节伴有一个或多个小结节,建议单独评估每个结节。一般认为10个弥漫性结节,很可能伴有症状,可由胸外恶性肿瘤转移或活动性感染导致,原发性肺癌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对于多发纯磨玻璃密度结节或混合性磨玻璃密度结节,应遵循“依据最大结节的随访原则”,依据最大/最危结节的大小和性质,判定后续的处理原则(随访时间、活检或手术切除等)。

我国肺癌高危人群

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1)吸烟≥支/年(或20包/年),或曾经吸烟≥支/年(或20包/年),戒烟时间<15年;(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3)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尤其一级亲属家族史。此外,还需考虑被动吸烟、烹饪油烟以及空气污染等因素。

与肺癌有关的血液标记物

(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可作为小细胞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首选标记物;(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反应监测;(3)癌胚抗原(CEA):主要用于筛查肺腺癌及肺癌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观察;(4)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对肺鳞癌诊断有参考意义;(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orSCCA):对肺鳞癌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基于肺癌在病理诊断层面的亚型,有时会出现混合型肺癌(如腺鳞癌)或腺癌合并神经内分泌细胞成分,因此上述肿瘤标记物常需要联合起来检查。此外,尚有部分肺癌肿瘤标记物检查呈阴性结果,在肺癌筛查时一定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必要时应咨询呼吸内科医生或肿瘤科医生。

国内外多个肺癌筛查指南或专家共识推荐的肺部结节处理方案不尽一致,但通常都是根据肺部结节的大小或体积、密度、位置、分布等特点提出处理意见。

1
查看完整版本: 浦南医院肺部结节管理中心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