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歌“焕新”贵在品质
方琼将携手爱乐乐团演绎“花样年华”晚报 李佳杰 报道从去年底起,申城的大小剧院悄然兴起了一股上海老歌的怀旧风潮,以“夜上海”、“花样年华”、“海上寻梦”为招牌的音乐会屡见不鲜,而台上的主角从业余到专业,从无名到有名,实力水准参差不齐。 4月20日晚,著名歌唱家方琼将联手上海爱乐乐团在东方艺术中心带来“花样年华――方琼怀旧金曲多媒体演唱会”,“歌唱者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审美,我更看重的是品质。”方琼的言语之间,是一种自信。怀旧经典唱遍上海滩据粗略统计,从去年底至今,沪上以上海老歌为主题的各类音乐会不下十余场。翻开曲目单,几乎清一色的《夜上海》、《天涯歌女》、《夜来香》等经典老歌。九江路上的人民大舞台门口,主打上海风情的音乐会海报时常可见,而演唱者大多是一些名字跟脸一样陌生的业余歌手。这些演出真有观众捧场吗? “非常好卖!情人节那天一张票都炒到了上千元! ”一位票务公司老总给出的答案让也感到吃惊,同样有不少业内人士对此也持质疑的态度,“现在连明星演唱会都卖得有些吃力,这些演出能好卖? ”“我们拉动了流行演唱会的市场,培育了一批古典演出的受众群,恰恰把上海老歌的市场给边缘化了,其实这个市场一直都在,而且很大。 ”越来越多的票务代理对此已形成了共识。“为什么蔡琴、费玉清年年来,年年票房火,主要是这些老歌市场没有被充分开发。 ”另一方面,很多观众包括业内人士也没搞清什么是上海老歌,以为《夜来香》、《南屏晚钟》、《何日君再来》、《月亮代表我的心》都是经典的港台歌曲,其实这些都是不折不扣的“上海原创”。也发现原本是在社区剧院小打小闹的上海老歌音乐会,已开始抢滩沪上几大标志性剧场。去年底,上海歌剧院首席女中音王维倩在东艺演奏厅“试水”,开票不出几日就悄然售罄。 “尽管当时我们做的是小场地,但卖得这么快也没想到。 ”该场演出主办方负责人陈先生告诉,他们在年后又在同一场地加演了两场,仍然供不应求,“接下来,我们可能要考虑音乐厅这样稍大一点的场地了。 ”演出水准参差不齐近两年,随着沪上剧院的快速扩张,基本已实现每个区县至少有一家常态营业性剧院,伴随而来的则是演出资源短缺现象的日渐突出。再加上社区剧院的定位,既要让社区居民喜闻乐见,又要控制好演出成本,综合考量之下,以上海老歌为主题的音乐会便成了性价比和操作性最强的项目。一位社区剧院经理也承认,相比较交响音乐会、明星演唱会或是话剧等演出,“上海老歌”的观众群是最广泛且成本最低的。地处闸北的大宁剧院,此前举办*耀明“人山人海”演唱会时门可罗雀,而音乐剧 《爱上邓丽君》上演时却是截然相反之景,该剧二轮演出移师闵行城市剧院,仍然一票难求。事实上,该剧在圈内口碑平平,但成功借助邓丽君效应以及众多老歌翻唱,仍让观众趋之若鹜。了解到,杨浦金海岸演艺大舞台的成功,使得一些社区剧院纷纷效仿,以平价、通俗的定位来吸引更多观众,但这些演出往往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制作团队,也没有品牌意识,水准参差不齐。一位近期看过某“夜上海”演出的观众失望地向表示,“和想像的差一大截,制作太粗糙了,格调也不高。 ”对上海老歌颇有研究的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王勇也表示,上海老歌因为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大众对其理解的角度会有所不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歌曲还被当成靡靡之音禁唱,音乐界对此也有过争论,但上海老歌要焕发新的生命力,必须与时俱进。 ”原汁原味是一种退步在对上海老歌的诠释上,绝大部分演出都打出了“原汁原味”的口号,但在方琼看来,这却是一种退步。 “现在的声乐技巧比当年进步很多,周璇捏着嗓子唱歌,是没有找到科学的发声方法,当时的审美也和现在不一样,那个时代讲究自然,如果现在我们都去模仿她这样唱,你一定不会觉得好听,声音会很苍白。 ”作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民族声乐教研室主任,方琼表示,自己也会时常提醒学生,技巧不可能是通用的,每一首歌都有它的唱法,“对于一个专业的歌唱者,模仿是最忌讳的,我想这就是位置确定了审美,我希望我对上海老歌的演绎能帮助大家提升品位。”此次,方琼搬出了以周小燕先生挂帅的上音幕后团队,并邀请上海爱乐乐团为其伴奏。更难得的是,她还请来一支专业电影团队,为音乐会上18首作品拍摄MV作为现场背景,其中还收集了珍贵的老上海历史影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