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腔积液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名植桥接CART细胞治疗后顺利出仓
TUhjnbcbe - 2024/5/19 19:19:00

2月22日,患者霍女士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医院血液内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仓,这标志着又一例复杂难治,恶性程度极高的淋巴瘤病人,经历了8次大化疗、2次CAR-T细胞治疗以及自体干细胞移植之后,迈上了新生的历程。

据主治医生李颖介绍,今年2月,49岁的霍女士因“发现双乳肿块1月”医院乳甲外科,经过一系列深入细致的检查,最终诊断为全身10多处器官骨骼均有侵犯的“弥漫大B淋巴瘤”四期,治疗难度大,预后差。转入血液内科后,经过8次大剂量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病人双乳肿块及全身肿大的淋巴结逐渐缩小,病情接近完全缓解。但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准备阶段,病情出现新的进展,不但多处肿块复发,还出现大量血性胸腔积液,病程转入复发难治阶段,治疗难度进一步加大。经全科讨论,果断决定迅速启动血液科最有优势的CAR-T细胞治疗,全力挽救患者生命。9月底,患者输注了CD19-CAR-T细胞后出现了肿块局部炎症因子风暴,经过临床医生缜密观察和治疗措施的精准切入,最终病情恢复平稳。清除了表达CD19的瘤细胞以后,再次进行肿块活检,又捕捉到一群弱表达CD20,免疫逃逸漏网之鱼的淋巴瘤细胞。为了根除潜藏的隐患,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血液科团队实施了第二次CD20-CAR-T治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患者于11月24日进入移植仓,12月1-2日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2月6-7日输注CD20-CART细胞。今日顺利出仓,医院领导到场慰问,希望她后期继续与医生密切配合,守住移植和免疫治疗成果,争取最佳疗效。

为了庆祝霍女士顺利出仓以及血液科提前完成了年度移植目标,医院院长张国刚,党委委员、副院长欧阳文,原院长、血液科专家陈方平,血液科主任李昕,血液内科刘竞教授以及血液科全体医护人员与病友及家属一起举行了小型庆祝会。会上,患者霍女士当场写下了感谢信,双眼含着眼泪,向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诉说了她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她感谢在自己病情如此复杂和危重的情况下,医生果断地应用了非常规手段的新技术;她感恩在治疗过程中,精神几近崩溃的情况下,护理团队对她无微不至的护理和支持。她要对病友们说,一定要完完全全相信血液内科这一支素质非常高的团队。张国刚院长在现场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他表示,我们作为90后的新湘雅,血液内科进入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国家级梯队”,年移植的数量和质量均在省内属于一流水平,也是省内第一家开展CART医院,他们用拼搏和奉献点亮了患者的生命之光。

二十年磨一剑,血液内科在新技术和新应用上不断更新,学习,打磨,赶超。厚积薄发的专业实力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在疫情背景下,患者不但没有减少,相反,经过广大病友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疑难病人慕名来到这里寻求诊治。所以,尽管面临着医生人力缺乏的困难,医院血液科仍然提前完成了年度移植目标。未来血液内科将继续利用多学科合作平台,与儿科、影像科,药剂科病理科等相关科室进行深度合作,持续提升移植与CART的治疗效果,为更多的人民群众服务。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名植桥接CART细胞治疗后顺利出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