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脑肺吸虫病是肺吸虫感染后进入脑排卵,造成脑组织水肿、肉芽肿、脓肿、囊肿、脑组织的机化、钙化。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部分性癫痫发作、偏瘫、失语、共济失调、视觉障碍、痴呆等。大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症状都会得到改善,并且不会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
01脑肺吸虫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1、病因
肺吸虫病是由肺吸虫等寄生虫在大脑中传播的,吃生的淡水蟹、虾蛄、饮用生水而感染等。幼虫进入人体后,由小肠排出,穿肠而入腹腔,经横膈肌进入肺脏,成虫可由纵隔沿着颈动脉周围的软组织逆行至脑,虫体在脑部移动时会对脑组织造成损伤,同时虫体所分泌的代谢物质会大量沉淀,从而引发组织的异样反应。
2、征兆
脑肺吸虫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偏瘫、癫痫等症状,并伴有全身发烧及一系列的脑部症状。头痛,呕吐,视力下降,视神经盘水肿。如有畏寒、发热、头痛、脑膜刺激症状等。
(1)肺吸虫病的胸肺型
胸肺型是肺吸虫寄生在胸肺引起的,以咳嗽、胸痛、咳出果酱样或铁锈色的血痰为主。胸膜炎、胸腔积液、胸膜粘连、心包炎、心包积液、胸膜粘连等均可引起胸膜浸润。
(2)肺吸虫病
腹肝型为肺吸虫寄生在腹腔内,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带血,腹痛位置不定,疼痛多为隐痛。还会导致腹腔器官的广泛炎症、粘连、腹膜炎、腹水等。当虫体侵犯肝脏时,会导致肝损害或肝肿大。
(3)肺吸虫皮下感染
皮下型为肺吸虫寄生在皮下,以皮肤表层包块为主,一般为1~3cm。其体表皮肤正常,有活动的肿块,通常为单一的分布,有时多为一串,多为游离。(4)SAH
最常见的是脑膜炎型肺吸虫病,当虫体侵入颅骨或从囊肿状病变中钻出时,会对蛛网膜造成伤害。
02脑肺吸虫病的诊治要点
1、检查
如果病人吃了生食或吃了淡水蟹、虾蛄、生水等未经烹制的水生贝类,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癫痫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就诊后,医师首先要问诊病历,尤其是其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历史。
2、化验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正常情况下是(10~30)×/L,嗜酸性粒细胞多见于5%~20%,急性期可高达80%,可伴有贫血、血沉增快。
病原学检测:脑脊液,痰液,粪便,任何体液或组织切片,均可发现成虫、幼虫或虫卵,但其阳性率较低。血清和脑脊液中的肺吸虫抗体可作为脑型肺吸虫病的诊断依据。
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ELISA法等。
结论:脑脊液免疫检测结果呈阳性,对该病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脑脊液中有大量的嗜酸粒细胞,其中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糖,偶尔有虫卵。在损伤期,可能会有血性脑脊液,在囊肿形成期,脑脊液压力升高,蛋白增加,其它都正常。
3、影像学
CT表现为脑室增大及钙化,周边有水肿,增强后呈环形或结节。脑室肺吸虫早期表现与脑脊液图像类似,未见明显的强化,晚期可见蛋壳样钙化。CT动态显示病变具有游走性。MRI能准确地反映出肿瘤的位置和范围。少数患者出现“隧道征”:直径1~3mm的空洞样病变,周围可见环形或半环形出血区,并有大量的炎性反应区,经处理后,炎性反应区消失,只留下空洞样软化性病变。
医生会详细的询问病人的病史,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多种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时应考虑到脑膜炎、脑肿瘤、原发性癫痫等因素。疫区有吃过或喝过生水的螃蟹。有明显的颅内压力升高。经皮内测试或补体结合试验均呈阳性。结果: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并在脑脊液中发现嗜酸粒细胞。影像学检查可见肺吸虫的囊肿和钙化。
(1)肺结核
临床上可出现低热、盗汗等结核中*症状,脑膜刺激症状和颅内压升高,可伴有脑神经损伤,可由血管炎引起的动脉狭窄引起脑梗死,腰椎穿刺颅内压升高mmH2O或以上,脑脊液白细胞轻度到中度增加,主要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蛋白含量显著升高,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尤其是氯化物含量降低,典型的脑膜和侧裂池有明显的增强,并伴有脑积水。
(2)颅内肿瘤
脑型肺吸虫病有头痛、呕吐等症状,而脑型肺吸虫病的感染史、发热、肺部病变、痰查虫卵、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免疫学检查等都能帮助诊断。
(3)癫痫病
脑型肺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与原发性癫痫类似,但脑型肺吸虫病以往没有癫痫病史,在发作后会出现头痛、四肢无力等症状,一般在几个小时之内就会消失,而痰查肺吸虫虫卵、脑脊液免疫学检查呈阳性。
03脑肺吸虫病的临床处理
对刚入院的病人,要及时采取对症的支持疗法,以稳定病人的生命体征,减轻病情;对癫痫病患者,可采用苯妥英的抗癫痫药。高颅内压的患者,宜选用脱水剂。术后出现严重的脑水肿,可口服激素或脱水剂。
结语:脑肺吸虫病的总体预后良好,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均可得到缓解,而且不会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各种不适,对病人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脑肺吸虫病的病人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家人要多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