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腔积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影像与IVD在新冠诊疗的临床真经7位实
TUhjnbcbe - 2023/6/29 20:13:00

3月29日下午2:00,一场别开生面的在线直播召开。

作为在新冠肺炎疫情诊疗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检验科与影像科两大“王牌”科室,在医趋势主办、西门子医疗独家支持的云端直播《影像与IVD王牌对王牌共战疫情研讨会》上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直播期间,最高在线人次近人,盛况空前。

7位重磅专家运用IVD与影像抗疫过程中的经验与思考,在全球疫情暴发的局面下,显得弥足珍贵。尤其是两位身处疫情“风暴眼”——武汉的专家,带来了最前线的“智慧”。

与此同时,处于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医疗,将走向何方?各位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戳文章底部“阅读原文”可看精彩回放!

王培*:CT在新冠诊疗中的价值及挑战

“在新冠肺炎的诊疗当中,CT影像可以将一些病变征象显示出来,结合临床进行新冠肺炎诊断分期及随访评价。”同济医院副院长王培*院长表示。他不仅担当大会学术环节以及圆桌讨论环节的主持人,也是首位进行分享的嘉宾。

按照时间及严重程度,影像分期分为早期、进展期、重症期、吸收期。

▲新冠肺炎不同分期的影像学表现

根据临床经验,王培*院长详述了新型冠状肺炎在不同影像分期的影像学特征。

比如,在新冠肺炎早期早期:

病灶数目较少,分布以外周分布为主,形态上主要为斑片状影,边界比较模糊,病灶密度多以磨玻璃密度影或混杂磨玻璃密度影为主。

伴随征象有晕征、反晕征等,早期胸腔积液、淋巴结肿大这些征象比较少,所以核酸检测时有可能是阴性。临床上相关的症状可以有,少数也可以没有。

当然,对于单个病例来讲,不一定经过这么明显的分期。

王培*院长强调,“影像学表现可以反映病理学表现。

以这位39岁男性患者为例,患者两肺的病变非常多,主要有渗出、水肿、充血,还有出血、坏死、增生。

看到影像学表现,就知道患者主要的病理学表现。这也能用来评估患者在临床上处于什么样的危重程度,即用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除此之外,在出院标准以及出院后的随访中,肺部影像学也是重要的评估手段。

“影像与临床以及实验室的核酸检测之间,总的来讲,是需要相互补充、密切协作、综合判断,从而充分发挥各自在诊断平台上的作用。”

这主要是基于两大类现象,一类是影像表现与病*核酸检测结果不一致,如核酸检测呈阳性,CT影像呈阴性;另一类则是影像表现与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不一致,如极少数的临床重症患者,CT影像未见明显异常。

对于CT影像在抗击新冠肺炎中所面临的挑战,王培*院长也毫不讳言,提出:

CT对新冠肺炎的诊断分期、随访评价仍需进一步完善;缺乏出院病人的随访、复查及诊疗方案;标准化、大样本、多中心数据库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冠肺炎病*的智能诊断模型需要建立和进一步完善,需要进一步投入临床并检验其价值,甚至进一步拓展到肺炎的智能诊断模型;对输入型新冠肺炎影像特征需要再认识。而这些,也是现在及未来,CT影像领域需要着手完善的地方。

胡敏:坚持使用两种试剂盒同时检测

“在《诊疗方案》的1-7版本中,都提到了核酸检测作为患者诊断的‘金标准’。实验室检查指标贯穿了整个新冠肺炎的确诊、治疗以及鉴别诊断等等整个过程。”医院检验医学科主任胡敏主任表示。

据胡敏主任观察,在《诊疗方案》1-7版本改良的过程中,

实验室检测方法和检测项目上变化并不大,确诊指标一直都是RT-PCR核酸检测方法;方案中不断更新的主要是核酸检测的标本类型;增加了能够帮助临床、应用临床的抗体检测指标。

“《诊疗方案》也强调了鉴别诊断标准的变化,常规引起肺炎的病原体的种类变化并不大。我个人认为《诊疗方案》强调的是‘快速’,就是要求实验室尽快地给出一个鉴别诊断的结果。”

由于在于在进行方法学建立以及试剂盒性能比对的时候,发现不同的试剂盒性能差别非常大,比如所使用的A试剂一直只检测到N基因的阳性(特异性好),而B试剂前期只检测到N基因阳性,后期检测到1ab基因和N基因同时呈阳性。

因此,在临床确诊的过程中,胡敏主任所在的医院自1月19日建立发热门诊起,就开始采用当时可以拿到的两种不同品牌的核酸试剂盒进行检测,让医护人员对于结果的把握性更大。

在后期核酸检验试剂盒种类比较多的情况下,医院又对7种核酸检测试剂盒对阳性样本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

胡敏主任发现,有2种试剂盒对于1ab的检出率非常低;而对于同样的阳性样本,不同试剂盒的敏感性有很大的不同。

“从这样的结果来看,我们实验室从早期就一直坚持用两种不同的试剂盒同时检测,结果互相补充,还是有效减少了临床上‘假阴性’的出现。”

针对整个抗“疫”过程中的经验,胡敏主任指出:

核酸检测在新冠肺炎患者的诊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任何一种检测方法和手段都有假阴性和假阳性的问题,应结合临床合理分析检验结果;在选择检测试剂盒时,应根据检测目的,比如是初筛还是确诊,来确定检测产品。初筛要选择敏感性高的检测方法;在确诊的时候,应该考虑更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平衡。在抗疫过程中,“快速”的核酸检测对于临床上非常重要。通常核酸结果之后临床才能进行下一步。因此,医生包括IVD企业要注重考虑反应时间的长短。检测产品是否能够满足临床需求,一定要在临床中进行验证,不能单纯考虑产品的某一个特性。李莉:抗体检测发挥重要的辅助价值

“我个人认为机体对于新冠肺炎病*的应答可能与SARS有一些关系,有相同的抗原表位。核酸检测是新冠肺炎病*确诊的‘金标准’,而抗体检测则发挥重要的辅助价值。”医院检验医学中心李莉主任在直播分享中表示。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7版增加了一些与治疗相关的检验指标以及抗体检测。

一种抗原,无论是病原微生物还是过敏原,进入机体首先会刺激机体产生IgM抗体,IgM是在初次免疫中最早出现的抗体,主要是提示急性感染;

接着机体会产生IgG抗体,IgG是发挥保护作用的主要抗体,也是再次或持续免疫应答的抗体,还提示病情进入中期或者后期,或者是存在既往感染。

通常,在感染之初,IgM抗体会出现,7天达到高峰,接着会逐渐减少;

IgG在7天开始升高,第一个高峰是14天,第二个高峰在6周之后。具有记忆性,可在再次接触同类抗原时迅速升高。

“但是新冠肺炎病*的IgM高峰虽然也在7天,但是在很早期就可以出现,大约3天就可以检测到。”

对于抗体的检测,通常采用胶体金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

李莉主任表示,在新冠肺炎战“疫”中,抗体检测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价值:

比如,核酸呈阳性,IgM及IgG均为阴性时,表明患者处于感染的早期,即“窗口期”或者“潜伏期”。因为新冠肺炎病*患者的潜伏期不一致,潜伏期也具有传染性。核酸、IgM、IgG均呈阳性时,处于病*感染活跃期。总的来说,核酸检测与抗体结合,对于临床判断,具有很大的意义:降低核酸检测漏诊的风险;排查常见呼吸道感染,应对疫情期间疑似患者的快速鉴别诊断;评价恢复期患者体内的抗体是否具有保护作用;评估康复患者的免疫能力。

“抗体含量越高,保护作用越强,能有效降低患者再次感染的风险。这也是大家为什么期望疫苗的产生。”

而抗体滴度在疫苗开发中具有重要的衡量价值,与疫苗的种类、个体免疫功能、接种时年龄、接种程序等密切相关。比如麻疹疫苗接种一次到两次就可以,乙肝疫苗需要接种三次。抗体滴度可以帮助判断疫苗是否有效以及保护效应的强弱。

*抗体滴度用来衡量某种抗体(antibody)识别特定抗原决定部位(epitope)所需要的最低浓度(也即最大稀释度)。

除了抗体检测外,一些其他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在新冠肺炎诊疗中同样具有支撑作用。比如:

CRP、PCT、D-Dimer持续的增加与,淋巴细胞数量和CD4/CD8比值持续下降与病情向危重症的转化有关。这些颠覆了一直以来血清学感染指标的临床意义,也是冠状肺炎病*“诡异”之处。在《诊疗方案》第7版中,加入了淋巴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因为统计分析显示,75.4%的患者淋巴细胞数减少,这与既往的病*感染不同。“细胞因子风暴”会导致患者多器官的损伤。通过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可辅助预后判断、检测病程、辅助治疗等。《诊疗方案》第7版表示,“托珠单抗(介素6,IL-6抗体)+常规治疗”的新治疗方案,很可能通过阻断验证风暴进而组织患者向重症和危重症转变,降低死亡率。而IL-6的水平是能否使用托珠单抗的关键指标;IL-6的水平是否下降也是评判治疗是否成功的重要工具。

李莉主任表示,总的来说,实验室检测在病情预测、疾病诊断、疗效监测、预后评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未来,在疫苗疗效、新药靶标研发、药物临床试验、流行病学研究等领域,实验室检测将继续施展其无可替代的能力。

夏黎明:强大的AI和机器人值得期待

“CT检查对新冠肺炎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在临床上也存在很多的困惑。而在未来,强大的AI和机器人值得期待。”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放射科夏黎明主任给观众带来主题为《新冠肺炎带给临床的困惑与新需求》的分享。

作为身处武汉一线的勇士,夏黎明主任在新冠肺炎期间接触了大量的病例。针对这些病例,他坦率提出了在影像检查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困惑:

影像检查方法选择;CT检查流程;影像检查时间窗;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病情转归;CT能否预测早期重症患者。

而这些困惑,有些他给出了答案,有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比如,在新冠肺炎影像检测设备的选择上,夏黎明主任强烈推荐CT,因为CT灵敏度高,不易漏诊。当然,夏黎明主任也表示:“选择CT还是DR医院现有设备的配置。”

在CT影像检查的时间窗问题上,夏黎明主任通过多例实际病例的影像学分析,向观众展示了新冠肺炎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的变幻莫测,从临床角度来看,各类患者人群的CT复查间隔时间并没有明显的规律。

影像诊断和实验室诊断鉴别上,仍存在一些临床上难以判定的案例。比如,核酸检测或抗体检测IgM、IgG呈现阴性的患者,影像诊断呈现病变的状况,究竟是否是新冠肺炎患者仍难以判定。

“CT存在的问题在于,早期很难判断病情的转归以及预后,也很难在早期预测重症、危重症患者。”

临床上的新需求,夏黎明主任认为主要体现在方舱(车载)CT、远程医疗、机器人、AI辅助四个方面,尤其强调了未来机器人以及AI辅助的重要性。

机器人:新冠肺炎期间,对于放射科来说,最危险的地方是CT机房,最危险的人是技师,机器人对于防控来说就非常重要,比如维护秩序、帮助患者摆体位,技师的感染风险会大量降低。AI辅助:建立新冠肺炎的预警机制,对于疑似患者设备能够在检查之后立即提示;准确定量,可以辅助病程确定、治疗疗效评估等;建立大数据、多学科、多参数的AI模型重症患者预警系统。

张笑春:因地、因时、因人制宜

“核酸检测和CT影像像一对‘姐妹花’,缺一不可。同时,CT影像在新冠肺炎战‘疫’中的作用是不断变化的,要实事求是,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张笑春在分享时表示。

CT影像在新冠肺炎战“疫”中的作用是不断变化的:

年12月31日前,CT影像作为不肺的确诊依据。年1月16日第1版《诊疗方案》发布,CT影像开始作为观察者病例的诊断依据。1月21日第2版《诊疗方案》发布,CT影像开始作为疑似病例的诊断依据;随着版本的延伸,CT都是作为疑似病例的诊断依据。在第3版发布时,CT影像还作为重症病例的影像依据。在第5版发布时,还新增CT影像作为湖北省临床诊断的确诊依据,对轻型、普通型进行了界定。到了第7版,影像分型不仅有轻型、普通型还有重型,重型还分为儿童型和成人型。“在这次新冠肺炎中,CT一个突出的作用,就是在湖北省,CT影像在一段时间内(大约是在年2月11日至2月19日)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确诊病例依据。

也就是说,CT影像在湖北非常时期发挥非常作用,帮助大存量的疑似病例确诊,避免疑似传染源社会性游走,遏制疫情进一步蔓延。”

当然,这种确诊是基于CT影像动态的、观察的过程,非单次CT检查结果。比如通过3-5天后的复查CT,显示病灶出现数量、范围、密度、征象的加剧。

同王培*院长的分享一致,张笑春主任同样指出,CT在肺部炎症分期、病情评估、临床分型、出入院依据、病情动态监测、出院随访中发挥作用。

“大家都说CT影像和临床分型是不匹配的,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轻型和普通型界定的区别就在于影像学是否有肺炎表现。而重型的判定是需要有一个动态的变化的,即肺部影像学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张笑春主任表示。

在后疫情时代,CT影像学同样发挥重要作用。

3月16日,国家防控指挥部专门出台文件指出,核酸单阳的患者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CT影像学表现来确诊新冠肺炎。

在5-7版本《诊疗方案》中,轻型指核酸阳性、肺部影像学没有看到炎性改变。

而在后疫情时代,轻型被称为新冠状病*感染者,其中包括隐匿性感染者、部分无症状感染者、部分复阳无肺炎者。而新冠状病*感染者是目前防控的重点。

同时,在当前,应该启动AI基于大数据肺部损害后遗症的评估!

张笑春主任认为动态看待整个抗疫过程非常重要:

要实事求是,因地(时/人)制宜,任何脱离了湖北省疫情发展和防控措施的认识,都是孤立的、片面的、不客观的;非常时期要有非常措施;调查研究、独立思考,不要“片面、孤立、僵化理解指南”,因为认知是不断完善、修正和发展的。包括指南的更新、方舱CT的开放、AI智能诊断、智能摆位、智能引导、消*机器人的引入等。

专家共识:深挖大数据在跨学科中的价值

▲圆桌讨论环节

圆桌讨论历来都是一场研讨会中最精彩的环节,本次也不例外。

在对疫情经验教训总结以及未来发展重点中,提出了很多高屋建瓴的想法。如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科研将增多、教学及人才培养可能会发生改变、医院传染科行管科室的整体设计布局、各省市公共卫生建设等。

“大数据、人工智能”不约而同成为几位嘉宾共同的主题。

夏黎明主任表示:“影像CT检查上的改变,第一还是要求要‘快’,第二是‘低剂量’,第三个是‘智能’。未来影像诊断方面要更多依靠AI。”

张笑春主任表示,武汉影像界在这次疫情中表现突出,“面临交叉感染风险时,及时引进智能机器人、车载CT、方舱CT。

同时,人工智能在武汉大量运用。AI智能影像平台,快速准确对于数次影像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比对;有智能医生进行AI临床线上诊断;有智能护士、智能机器人负责消杀;有智能医师帮助摆位等。

在未来防疫抗疫过程中,全智能化医学影像产业链有助于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控制,帮助医护人员安全、快捷、高效地完成工作。”

“今后,要进一步利用人工智能去分析和挖掘数据价值;加强基础研究和企业的合作,从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上得到提高。”李莉主任表示。

胡敏主任同样对人工智能寄予厚望:“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在这次抗疫的过程中确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将新冠肺炎基因组测序出来之后,与大数据进行比对,得到核酸变异位点,进而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开发出核酸检测试剂盒。这为抗疫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因此,在应对突发传染病时,还是要不断加强新技术与大数据融合。

实验室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其实是生物安全。很多实验室因为没有生物安全的保障而无法开展工作。所以在将来的实验室建设当中,需要考虑对于生物安全的加强。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有全智能化的设备可以降低对于生物安全的等级的要求,对于广泛地应用新技术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整个抗疫过程是前所未有的多学科联合,而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挖将成为多学科联合的根基。

▲张笑春主任由于工作需要,在环节结束后致谢提前下线

作为本次大会的重磅专家、大会主席,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科主任刘士远教授、医院医学检验中心主任王成彬教授分别在大会开场及结束时致辞,并对于本次大会的召开予以高度肯定。

▲大会主席刘士远主任(左)王成彬主任(右)

刘士远教授表示:“影像科与检验科两个科室的结合,基本上占据了目前疾病诊断的90%以上。因此,我们都可以骄傲地被称为疾病诊断的‘王牌’。疫情将我们两个科室推上风口浪尖,也让公众认识到了放射科和检验科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任何方法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一定有优势也有缺陷,这也是它们存在和互补使用的价值存在,任何将它们对立或者为了取悦大众的噱头而搞取代之说,都不是正确的态度。

希望这次大会能够帮助公众了解放射科、医院诊断的‘王牌’,消除误解,加深认识,也希望同道们有所借鉴,更好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愿全球的疫情早日得到控制。”

王成彬教授表示:“非常感谢西门子医疗和医趋势搭建这个平台,让我们在全国范围内两个科室能走到一起。在前两个多月,在新冠肺炎的狙击战中,我们两个学科在病人排查、疾病收治标准、出院标准等等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检验科、影像科其实是临床科室。医院,如果放射、检验、病理这些科室弱的话,医院的发展。两个科室的发展必须要紧密联系临床,加强检验方法学研究,否则是没有出路的。

检验科与影像科在这次疫情中间多有合作,但是还远远不够。未来,更重要的是我们两个学科如何更好地发展,如何进一步地合作。”

这场别开生面的跨学科直播,不仅首次将影像与IVD两个“王牌”科室结合起来,也是医趋势联合西门子医疗这家业内少有的同时深度布局影像与IVD的企业,为行业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研讨方式。

不同领域的思维碰撞,将带给行业更多的思考。而这,正是后疫情时代我们所稀缺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影像与IVD在新冠诊疗的临床真经7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