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腔积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良性肺内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百度经验 [复制链接]

1#

胸片查体,很多人无症状,会偶然发现肺内的孤立性结节。医生会建议高分辨力CT进一步明确。大多数偶然发现的小结节,直径小于3cm,边缘光整,密度均匀。在无任何临床症状的前提下,这些表征都倾向于良性病变。肺内的良性结节,主要有:

炎性肉芽肿(40-50%)(其中以结核瘤为多见),肺错构瘤、单发性转移瘤、炎性假瘤、球形肺炎、肺梗塞灶及肺动静脉瘘。为了进一步鉴别,通常会建议CT增强扫描。现在,小编总结了一下鉴别点:

先是查体偶然发现肺内孤立性小结节。

当小结节边缘光整,无毛刺,结节内密度均匀,且直径小于3cm的时候,首先我们考虑以下几种疾病:炎性假瘤、错构瘤、硬化性血管瘤、结核球、球形肺炎、肺梗塞灶。

炎性假瘤:

是一种良性肿瘤样病变,是由炎性细胞组成的肉芽肿。

炎性假瘤好发于胸膜下,CT扫描常呈三角形、楔形或类圆形,边缘清楚,密度均匀。

呈三角形改变时,基底部靠胸壁,局部胸膜增厚明显。

炎性假瘤CT增强扫描呈高度均匀性强化。

炎性假瘤亦可坏死形成空洞,空洞内壁光滑,容易与肺癌空洞区别。少数炎性假瘤边缘毛糙不规则,难以和肺癌鉴别。肺炎性假瘤也可多发。

错构瘤:

肺错构瘤包含肺的所有成分,但构成成分的数量、排列和分化程序异常而形成肿瘤样畸形。病理上根据其成分可分为软骨型错构瘤和纤维型错构瘤。

错构瘤多见于成人,40~60岁多见。

临床上多无症状,影像学表现为肺实质内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多位于肺的外围区,边缘清楚,可有浅分叶。

多数错构瘤薄层CT扫描可见脂肪密度,脂肪密度对错构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软骨型错构瘤可见钙化,“爆米花”样钙化是错构瘤的特征性表现。

肺错构瘤行增强CT扫描时,强化不明显。

球形肺不张:

又称圆形肺不张,是一种非节段性肺不张,与胸腔积液和胸膜增厚有关,胸腔积液和胸膜增厚使局部肺组织受压而萎陷,萎陷的肺组织向上或向下卷曲或折叠,并紧贴周围含气的肺表面或卷入含气的肺组织内,部分为脏层胸膜所包裹而形成球形改变。

球形肺不张的影像学表现为肺野外带圆形或球形结节或肿块,一侧紧贴胸膜,近肺门侧边缘模糊,可见多数条状支气管、血管影与结节相连,称“慧尾征”。病灶内侧可见空气支气管征,结节附近血管和支气管弯曲呈弧形走向。患侧见胸腔积液或局部胸膜增厚。

增强CT扫描时结节呈显著高度强化。

单发肺转移瘤:

单发肺转移瘤的诊断较困难,有胸外恶性肿瘤病史的病人发生单发结节时,25%~46%为肺转移瘤,无恶性肿瘤病史的病人单发性肺转移瘤的发生率为0.4%~9.0%。

单发肺转移瘤的边缘一般较清楚,多数无分叶和毛刺改变。肺转移瘤可有钙化,多见于骨肉瘤和消化道肿瘤的肺转移,钙化量可较多,呈弥漫性钙化。

肺转移瘤可发生空洞,洞壁可厚薄不均,但内壁较光滑;空洞的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化学治疗及放射治疗有关,也可能是肿瘤向支气管内侵犯形成活瓣所致。甲状腺癌和肝癌肺转移患者行增强CT扫描,可见明显强化。

肺梗死:

肺梗死是肺动脉栓塞所继发的肺改变之一,是由于肺动脉栓塞后支气管动脉血行障碍和肺静脉回流受影响所致。

肺梗死的影像学表现为局部肺组织实变,实变的肺组织位于肺野外围区,多呈三角形,底部在胸壁,尖向肺门,边缘较清楚。实变的肺组织可坏死,形成空洞,空洞在短期内变化大。

肺栓塞的病人常有原发病,最常见的原发病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CT增强扫描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是腔内充盈缺损,继发征象还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右心房增大、肺动脉血管纹理稀疏细小、肺静脉细小呈“干藤样”改变、左心房变小、左心室变小、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

肺硬化性血管瘤: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组织来源主要是肺泡上皮细胞增生,病理特点是纤维组织进行性增生硬化代替了肺泡结构,毛细血管嵌入致肺泡出血,含铁血*素沉着和泡沫样巨细胞反应,最后肺泡壁硬化完全闭塞,形成瘤样结构。

影像学特点:肺内圆形或椭圆形结节,边缘清楚锐利,密度均匀,也可见钙化;结节多靠近叶间裂或位于肺门附近;CT增强扫描结节明显强化,强化程度较肺癌显著;多数病例的病灶边缘出现点状血管断面与病灶边缘贴边表现,近肺门的病灶可显示肺内血管分支与病灶边缘相连。

不强化的良性肺结节:

就剩下了两种可能,错构瘤、非活动性炎性假瘤。对于CT医生来说,诊断范围大大缩小。不过,肺内的结节,做CT即使定的良性,也要一直随诊观察。随诊过程,恶性征像出来的也有。

一般肺内结节进一步鉴别,是很少用MRI的。除非一些组织成分在MRI上有特定的信号特征。

如果您经济条件允许,建议做个PET-CT。

或者穿刺活检。活检出来,究竟是什么才能明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