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腔积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掌握四大法,让棘手的肾脏病治疗效果翻倍 [复制链接]

1#
北京青春痘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117/8598820.html

点击上方蓝字“杏林讲坛”→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导读:今天学习米伯让先生治疗肾炎、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米伯让研究员对肾病潜心研究数十年,辨证遣药独具一格。

在西安医学院工作时,采用西医诊断、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主治肾病88例,疗效显著,从中可看出米老辨证遣药的特色。

01精研四法

本病属于中医水肿、臌胀、虚劳、腰痛病之范畴,其治法论述颇多,米老临床常用治则有四:开*门、洁净府、实脾土、温肾阳。

开*门者,即用汗法,使病邪从肌表排岀;洁净府者,即用通利法,以消逐水气;

实脾土者,即用培补脾胃法,使脾土健旺而散精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温肾阳者,即用温补肾阳法,使水有所主而不妄行。

鉴于水肿病有阳水与阴水之分,所以阳水证宜开*门、洁净府;阴水证宜实脾土、温肾阳。

在临床上,急性肾炎浮肿多属阳水证,宜采用发汗逐水之方药,常用方以越婢汤、越婢加术汤、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和五皮饮加减,方中均重用麻*;

慢性肾炎浮肿多属阴水证,宜采用实脾土、温肾阳之方药,常用方有胃苓汤、六君子汤、真武汤、济生肾气汤和甘草附子汤之类。

凡诸水肿,皆佐利湿之五苓散;凡诸臌胀,皆用攻下之舟车神祐丸。

米老还借鉴古人水气之为病,虽脾、肺、肾各有所主,但皆归于肾之论点,采用治肿必先治水,治水必先治肾之法,方以金匮肾气汤类加减,但重用桂附二药,以补命门之火而使肾气充实。

此法在治疗慢性肾炎浮肿中收效较佳。

02重用麻附

米老在治疗肾病时,重视麻*与附子的灵活运用。

在治疗急性肾炎中,均以麻*为君药,用量多在14~28克,小儿亦用至17.5克;在治疗慢性肾炎中,均以附子为君药,用量多在28~70克。

麻*与附子均具*性,文献亦有中*病例报吿,米老在临床中用量较大,但未出现中*现象,且治愈率甚高,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配伍得当

麻*辛温味微苦,有发汗平喘、消肿利尿之功。麻*发汗虽强,但方中常配大寒的石膏以制之,白术补脾以扶之,附子扶阳壮水,甘草、姜、枣以和营卫,故汗出不多。

米老通过反复临床验证,认为用麻*应不分冬夏,关键在于辨证确切,配伍得当。若误用于虚人或虚证,加之配伍不当,可出现大汗亡阳。

二、深研药理

附子辛热燥烈,有助心肾之阳、回阳救脱之功,常用于阴水证。以形寒肢冷、腰腿酸困、面色晄白、小便清、大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等命门火衰之候为适应证。

附子的主要*性成分是乌头碱,但经炮制加工后,大量乌头碱已被破坏,加之附子排泄较快,无蓄积作用,故临床大剂量使用无中*现象。

03善补后天

米老精于辨证,注重调补脾胃。他认为本病其本在肾,但主要表现是以肺、脾、肾功能失调所致,凡肾病患者水肿消失后,恢复期均用六君子汤或补中益气汤加减,健脾养胃,升阳益气。

因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气虚则不能固摄精微,温煦脾土,导致脾失健运,化源不足,脾气不运则精微下注,脏腑失养,肾气亏虚。

肾气愈虚则病久不愈,因此,治疗必须注重补脾土,益化源,才能使本病完全恢复,此乃先后天关系所定。

另外,治疗中凡出现吐饭吐药者,一般先用枳朴六君子汤健脾和胃降逆,并始终贯穿“保胃气”这一原则,亦即中医“培土制水”之义。

04病案举例

一、水肿并发心悸案(急性肾炎、肾炎性心脏病)

王某,男,42岁。因“全身浮肿20天”于年10月12日收住院。

入院后检查:血压:/96毫米汞柱;尿常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0~5,颗粒管型(+),透明管型0~1。

X线检查:心脏向两侧扩大;眼底检査:肾型视网膜炎;腹水征阳性。

西医诊断:①急性肾炎;②肾炎性心脏病。请米老治疗。

症见全身浮肿,以面部为甚,恶风发热,心慌气短,胸闷咳嗽,腹胀恶心,腰痛尿少,舌苔白腻。

诊为水肿并发心悸证。

治宜宣肺清热,健脾除湿,越婢加术汤。

药用:麻*24克,石膏48克,生姜、白术各17.5克,炙甘草10.5克,大枣5枚

每日1剂,服药3剂,症状大减,尿量剧增,日排量毫升,舌淡,苔白腻,脉沉滑。继服原方3剂,体重减少1.5千克,诸症消失,时有纳差,舌淡苔薄白,脉细。

证属脾胃虚弱,治宜健脾益胃,方选六君子汤。每日1剂,连服6剂,血压、尿检一切正常,临床痊愈而出院。

二、水肿并发支饮案(急性肾炎、胸腔积液)

史某,男,39岁。以“全身浮肿,伴胸闷气短12天”于年11月4日入院。

入院后检査:血压:/毫米汞柱;尿常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颗粒管型(+),透明管型(+),尿比重1.。

X线检査:胸腔积液。

西医诊断:①急性肾炎;②胸腔积液。请米老诊治。

症见全身高度水肿,以颈部尤甚,胸闷气短,头晕耳鸣,腰酸尿少,肢体困重,活动不灵,胸及下肢皮肤可见裂纹数处,并有渗出液,舌淡苔腻略*,脉浮滑。

中医诊断:水肿并发支饮,证属水湿浸渍,饮停胸胁。

治宜宣肺利气,通阳逐水。方用麻*附子甘草汤、五苓散合剂加味。

药用:麻*17.5克,附子35克,茯苓、白术、泽泻、桂枝各17.5克,猪苓、桔梗、杏仁、苏子、甘草、葶苈子各10.5克

每日1剂,连服6剂。服药1剂,胸闷气短明显减轻,继服5剂,尿量增多,水肿减退,舌脉同前。

守方继服6剂,诸症消失,但时有腹胀,畏寒肢冷,舌淡苔白略腻,脉沉细。证为脾肾阳虚,治宜温肾健脾,方用济生肾气汤。

药用:熟地28克,山药、山萸肉各14克,牛膝、丹皮、茯苓、泽泻各10.5克,肉桂3.5克,附子、车前子各35克(另包)

服药6剂后,上述症状消失,舌淡,苔薄白,脉缓。

血压、尿检、X线检查一切正常,临床痊愈出院。带药六君子汤6剂以善后。

三、水肿并发案(肾病综合征)

梁某,男,17岁。以“全身肿胀2月余”于年7月10日收住院。

入院后检査:血压:/96毫米汞柱,腹水征阳性。

尿常规:尿蛋白(++++),比重1.,红细胞0~3,白细胞5~10,颗粒管型0~2,透明管型0~1。

生化检査:总蛋白32.6克/升,白蛋白22克/升,球蛋白10.6克/升,胆固醇8.毫摩尔/升,二氧化碳结合力23毫摩尔/升,尿素氮18.毫摩尔/升。尿蛋白定量1.6毫克/升。

西医诊断:肾病综合征。

经治疗2月余。病情急骤恶化,请米老治疗。

症见精神萎靡,面色晄白,全身浮肿,腹部膨隆,脐部凸出,青筋暴露,胸闷气喘,腹胀纳呆,畏寒肢冷,尿少腹痛。舌红苔*腻,脉沉细滑。

病为水肿并发臌胀。证属脾肾阳虚,气滞湿阻,水湿浸渍。

治宜攻下泻实,行气利水,温肾健脾。方用舟车神祐丸(成药),每服7克,每日1次,连服3天。又用胃苓汤1剂,早晚饭前温服。外用蒲灰散(蒲灰90克,滑石30克)外敷腹部。

用上药后,二便剧增,腹胀大减,水肿减退,精神好转,舌红苔*腻,脉沉细滑,继用上方,汤剂改为知柏地*汤,服法同前。

守方1月,腹围由原82厘米减至53厘米,水肿消失,腹部平坦,时感饭后腹胀,腰膝酸软,畏寒,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脾肾阳虚,治宜温肾健脾。

方用济生肾气汤,每日1剂。服10剂后,诸症消失,化验检査均为正常,临床痊愈出院。考虑病后体虚,故用健脾益胃之六君子汤6剂,以培土固本。

四、水肿案(急性肾炎)

案1:李某,男,47岁,农民。

以“全身肿胀10天,阴囊肿胀6天”之主诉于年6月16日入院,入院后西医诊为“急性肾炎”,请米老诊治。

症见面色苍白,形体肿胀,头昏咳喘,全身浮肿,阴囊肿大,尿少。舌苔白腻,脉沉缓。

病属水肿(石水),证属阴水,水湿浸渍。治宜温肾健脾,宣肺通阳利水。

方选真武汤加细辛、五味子。

处方:茯苓35克,炒白术10.5克,杭白芍14克,生姜10.5克,附片21克,细辛10.5克,五味子7克

5剂,水煎服。并忌盐、酒、劳累等。服药后咳喘消失,水肿消退,原方去细辛、五味子继服2剂。査尿蛋白微量,红细胞0~1,改用六君子汤。

处方:*参17.5克,白术14克,茯苓17.5克,炙甘草10.5克,陈皮10.5克,姜半夏10.5克,生姜7克,大枣2枚

服药3剂后浮肿消退,化验检査全部正常。带上方3剂出院。

案2:陈某,男,12岁。

以“全身浮肿近半月”之主诉于年6月22日入院。西医诊为“急性肾炎”,经西医治疗未见好转,前来请米老诊治。

症见:精神欠佳,面色苍白,全身浮肿,阴囊水肿,头晕气喘,腹部肿胀,尿少色*,舌红苔*腻,脉浮滑。

诊为水肿(阳水),证属风水泛滥。治宜散风清热,宣肺利水。

方选越婢加术汤。

处方:麻*14克,生石膏28克,炙甘草10.5克,生姜10.5克,大枣4枚,炒白术14克

服药7剂后浮肿完全消退,仍感头晕,心悸,腹胀,大便2~3次/日,稀便,舌苔白腻,脉沉细。

病本脾肾阳虚。缓则治其本,以温肾健脾利湿为主,方选真武汤。

处方:茯苓35克,炒白术14克,杭白芍10.5克,附子7克,生姜10.5克

服药2剂后诸症消失,继服六君子汤3剂以调理脾胃,促进恢复。此时化验报告正常,血压正常,带补中益气丸2盒,出院继服。

案3:赵某,男,59岁。

以“下肢肿胀1周余”之主诉于年7月27日入院。

入院检査尿蛋白(+++),红细胞0~4/HP,白细胞0~3/HP,颗粒管型0~1/HP,尿比重1.。

西医诊断:急性肾炎。

中医症见:精神欠佳,面色苍白,形体较胖,下肢浮肿,尿少,头昏,舌苔白腻,脉沉滑。

中医诊断:水肿病,水湿浸渍阴水证。治法:温肾健脾,通阳利水。

方用济生肾气汤。

处方:熟地28克,山药14克,山萸肉14克,丹皮10.5克,茯苓35克,泽泻14克,牛膝17.5克,车前子35克,肉桂10.5克,附子10.5克

服药3剂后,尿量增多,浮肿基本消退,精神好转。继服上方2剂,浮肿全部消退,化验检查一切正常。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米伯让——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米烈汗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年10月。

-End-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