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腔积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痰饮治法述要国医大师周仲英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那最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其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痰饮是诸饮的总称,狭义的痰饮,是诸饮中饮留胃肠的一个类型。辨证主要根据饮停部位,区别四类不同证型,如饮停胃肠为痰饮,水流胁下为悬饮,淫溢肢体为溢饮,支撑胸肺为支饮,又以长期留而不去的为留饮,伏而时发的为伏饮,实际仍属四饮的范围。病缘三焦气化失宣,肺脾肾对津液的通调、转输、蒸化失职,阳虚阴盛,水饮内停。治疗原则是以“温药和之”。兹结合临证,对其治法作一概要论述。

(一)温化为治饮正法,但有健脾温肾之分

由于痰饮的发病机制,总属本虚标实,阳虚为其本,水饮壅盛是其标,故应宗《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以温化为主,在温药之中,寓以行消之品。因饮为阴邪,遇寒而聚,得温则化。通过温阳化气,可以杜绝水饮之生成,喻嘉言形容为如“离照当空,则阴霾自散”。水饮壅盛,采用干、利、攻逐等法时,亦仅为治标的权宜之计,必须用之得当,衰其大半即止,水饮渐去,仍当予温化之法以振奋阳气,使饮邪不再复停。温化治本,尚有健脾、温肾之分。仲景创苓桂术甘、肾气二方,后世医家据此倡“外饮治脾,内饮治肾”之说。这里所说的内外,是指“饮之标在脾饮之本在肾”,外感寒湿,饮食生冷,水谷不化精微而变生痰饮责之脾,肾阳虚衰,阳不化阴,饮从内生者病属肾。两者虽有相对之标本关系,但都是以阳气不足为主,如《通俗伤寒论》说:“……惟苓术二陈及真武加减,一主外饮治脾,一主既非指水饮的在表与在里,也不是以是否具有表证为区别点。

(二)根据水饮的在表在里,分用汗、利,以因势利导

凡饮邪在表的,当温散发汗。因水饮在表,皮毛闭塞,肺气不宣,通调失司

溢体表成肿,以及饮病具有寒热表症者。如溢饮证,水饮外溢肢体,当发其汗表寒内饮的用小青龙汤发汗温里;表寒外束,饮邪化热,用大青龙汤发表清里。支饮证,外寒内饮,症伴寒热身痛,当温里发表,用小青龙汤。悬饮因感受外邪发病,初起有表寒症候者,亦可用小青龙汤,或辛温发汗之剂。若外有表寒,内有郁热,症类风温者可用麻杏甘膏汤解表清里。临床有时可见表解之后,胁下停饮也获得相应减退的例子,可为进一步使用攻下逐饮法创造有利条件。

凡饮结于里者,则当温化利水,以冀饮从水道分消。古人虽有“治饮不在利便,而在通阳化气,气行则水行”的论点,但是在温阳化气的同时,兼以分,还是有利于加速分消其饮邪的。如饮蓄下焦,脐下悸,小便不利,用五苓散气行水;饮在心下,上为冒眩,下则尿少,用泽泻汤健脾利水;膈间支饮木防汤证之用木防己、茯苓导水。笔者治一悬饮,因有肺痨病灶活动,体弱阴虚,热,舌红苔剥,不耐攻逐,取泻肺利水之剂,用大量桑白皮、冬瓜皮、路路、梗通草、泽泻、车前子、杏仁、薏苡仁、连皮苓、丝瓜络、葶苈子等,尿量增,胸水从第3肋次第下降至少量,复投小量攻逐,水液净除,毁后转以补肺阴收功。

(三)水饮壅实者应攻逐以缓其急

凡水饮盛者,祛饮应从标治,取攻逐法以缓其急。如痰饮证,饮留胃肠标实主者,当攻下逐饮。水饮在胃,心下坚满,可用甘遂半夏汤(遂、夏、芍、、蜜)攻逐留饮。水饮在肠,腹满,沥沥有声,用己椒苈*丸苦辛宣泄,前后消。笔者曾用甘遂半夏汤治疗一幽门梗阻,胃中留饮,脘部痛胀痞满的患者,并未见任何*副反应。借己椒苈*丸意,改大*为*芪,易攻为补,加桃、红治疗肺心病(或风心病)、充血性心肌病、心衰,对喘肿、腹满、紫绀有一定疗效。支饮喘咳痰盛不得卧,饮多寒少,外无表证,亦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以逐饮,剧者可予十枣汤,如《金匮要略》说:“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说明久病未必皆虚,不能拘于常规不变。至于悬饮饮停胸胁证,则尤以攻逐祛饮为其主法,目前临床治疗胸腔积液,即仍取控涎、十枣之类。饮去后络脉不和者,用香附旋覆花汤以调之。

往昔曾治1例水饮凌心证的住院患者,系风湿热痹,邪舍于心引起饮停心包(心包积液),其胸部板闷、心慌,短气喘息不得卧,极似胸痹。会诊用瓜萎薤白半夏汤无效,后见其舌苔淡胖而不浊腻,改用控涎丹,经旬心包积液消失。由此说明,痰饮凌心与痰浊痹阻证虽类似,而病机实异,必须加以区别施治。用此方时患者面萎浮*、贫血,但仍以祛饮治标而缓其急。控涎丹、十枣汤二方比较言之,前者逐水之力较缓,反应较轻,对正气的伤害较小。因以芥子代替芫花,故有温肺理气之功,善祛皮里膜外经络之痰饮。用量可从2g递加到6g,最多9g。十枣汤是以遂、戟、荒等份为末,从2g至5g,早晨空腹枣汤送服,得快利后,糜粥自养,连用3~7日,停23日再服,服后可有腹痛腹泻肠鸣,泻下3~5次。如痛泻过剧,并有呕吐,可减量或停服,临床观察其泻下作用和不良反应可逐渐耐受减弱。

(四)饮热相杂需温清并用,热郁伤阴又当应变处理

一般来说,饮因于寒,但据前人的记载,也有“热饮”之称,如《医门法律》痰饮留伏论:“饮因于湿,有热有寒……水得于湿,留恋不消,积而成饮,《通俗伤寒论》夹饮伤寒究竟饮证,热湿酿成者多,寒湿酿成者少……。”《通俗伤寒论》夹饮伤寒“……热饮,达表宜越婢加半夏汤,逐里宜己椒苈*丸及控涎丹”。证之临床,导致“热饮”的原因有二:一为感受外邪而致停饮,或有里饮而复感外邪;二为饮郁化热。例如:痰饮病之用己椒苈*丸以治饮郁化热,腹满,口舌干燥,当前临床且借用治疗鼓胀湿热证。溢饮病水饮在表,里有郁热之用大青龙汤,如《医宗金鉴》说“溢饮病属经表,虽当发汗,然不无寒热之别也”。支饮喘满痞坚,烦渴苔*,饮郁化热者,用木防己汤(己、桂、膏、参)行水散结,补虚清热。

至于悬饮一证,尤易表现有“热饮”之特点,因本病的形成,往往在肺气虚弱的基础上,外邪乘袭而发。如《温病条辨》论悬饮说:“此因时令之邢,与里水新搏”,因此在得病之初,可见温病症候,如类风温证,或因饮停胁下,内蒸热,影响肝胆经脉的疏泄条达,而致邪郁少阳,络气不和。正如条辨所说伏暑、湿温胁痛,……或竞寒热如疟状”。因此,临床必须按其病理演变过程,分阶段治疗。在初期邪郁少阳者,当和解疏利,方如《医学入门》柴枳半夏汤。如见类风温证则应解表清肺,不得囿于饮属阴邪之说。另一方面,痰饮能否导致伤阴,也必须作进一步的探讨。一般而言,饮为阴邪,易损阳气,似无伤阴之理,故《通俗伤寒论》指出:“时医不读伤寒金匮,不知饮证,放弃仲景良方,反有所谓阴虚痰饮者,岂知痰饮为阴盛之病,乃以阴盛而误为阴虚,一味清滋,宜乎饮咳久病之数见不鲜也。”然而,联系上述“热饮”之说,阴虚的转归是可能的,不可概予否定。

结合临床实践,悬饮病的恢复期,表现阴伤的病例较多,究其机制可能为:

①初起感受时邪发病,表现温病证候者,温邪与里水相搏,饮热内郁伤阴。

②邪犯胸胁,络气不和,久延气郁化火伤阴。

③过用攻下逐水之剂,耗伤津液。

④禀赋不足,素体阴虚或原有某些慢性久病,如肺痨之类,故部分病例后期有转归为劳损重证者。

悬饮阴虚内热证,表现咳呛时作,咯吐少量黏痰,口咽发干,或午后潮热,额红,心烦,手足心热,盗汗,胸胁闷痛,形体消瘦,舌质红少苔,脉小数。治疗当养阴润肺和络,用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甘草、桑叶、扁豆)、泻白散(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咳呛加川贝母、瓜蒌皮;有痰加蛤壳、瓦楞;胁痛加橘络、旋覆花、郁金;水饮未尽加冬瓜子、茯苓、泽泻、牡蛎。不能妄予辛香及攻逐之剂。

(五)治饮与治水之方可以通假应用

“饮者,蓄水之名”(《证治汇补》)。饮与水俱属津液不归正化停积而成的病理产物,故方书每多径称痰饮为“水饮”。从病证表现而言,水停体内局部称之为饮,饮泛体表全身名曰水,水聚大腹膨满者则称为臌。由于有它相同的病理基础及其演变转化关系,因此对饮证和水气病的治疗原则基本类似,处方亦每可通假应用,诸如五苓散、肾气丸等。

具体言之,溢饮病起急骤,症见饮邪泛溢肌表成肿,身体疼重而无汗者,多与“风水”表实证相同,若伴有发热、烦躁、苔白兼*,见表寒里热之候者,可予大青龙汤解表清里,本方与治疗风水证之越婢加术汤近似,故《医宗金鉴·金匮要略注痰饮咳嗽病》说:“溢饮者,……即今之风水水肿病也。”痰饮,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腹满,口舌干燥者,可予己椒苈*丸。经方所言之“腹满”,提示不仅水饮在肠,且已停聚腹腔,故现今取本方以治肝病臌胀湿热证亦常可取效。悬饮,《金匮要略》明言“饮后水流在胁下”,方取十枣汤,临床有时用治肝病腹水、心包积液亦佳。支饮,外寒内饮证,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小青龙汤为之主方,本证经文记载有“其形如肿”,实际已指出饮邪泛溢肢体成肿的病理演变。在20世纪60年代,我曾根据支饮的发病机制,治疗1例臌胀重证取得奇效,兹引证如下。

患者沈姓,男,约50多岁,因发热,便下紫血而入院。检查时脘下触有包块,但不痛,经治发热下血均瘥,而腹部日渐膨胀,渐至脐突,青筋暴露。经用补气、运脾、温肾、逐水诸法俱不效,住院半年有余,反复检查既非肝硬化腹水,也非肾病,难以明确辨病诊断。当时天气日冷,见其伴有明显的咳喘,咯吐多量白色泡沫痰液,苔白,脉弦。重新辨证,认为起病虽属血瘀气滞,肝脾两伤,水湿内停,但当前的病机主要为寒饮伏肺,肺气不宣,通调失司,乃径取小青龙汤原方,温肺化饮,开上启下,意图通过开肺以利尿,化饮以消水。药后腹水随咳喘咯痰的改善而日渐消退,经月痊愈。但亦未见小便明显增多,足证前人“治饮不在利小便,而在通阳化气”的论点,实为经验之谈,可以作为这一病例的佐证。张泽生教授在年对实习生谈临床经验时,曾引用过这一验案,作为开肺化饮法治疗臌胀腹水的例证。

至于四饮兼见并呈者,尤为罕见,兹举例以证之。

患者陈某,男性,60岁,浴室工人。寒热9天,下肢浮肿、腹胀、气喘5天。发病之时,初觉精神疲劳,入暮周身恶寒,继之发热,无汗肢体酸重,头晕而痛,稍有咳嗽气急,4天后,足部出现浮肿,由轻渐重,逐渐上升到大腿、阴囊、腹部,面部亦有轻度浮肿,两下肢肿势明显,玉茎阴囊肿胀光亮,腹满胀大,转侧有水声,咳逆气喘加剧,难以平卧,咯唾白色泡沫黏痰,胸部满闷,胁胀,食少不馨,小便量少,日一二行,仅ml左右,大便干,舌苔薄白,脉弦滑。经注射及内服药无效遂人院治疗。

西医检查:略

辨治经过:该病员从事浴室工作,历30余载,水湿浸渍其外,蕴伏于中,近复外感风寒,乘袭肌表,与内蕴之水湿相搏,致肺脾通调转输水湿之功能失司。盖肺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为水之上源,借气化的作用,而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输送水湿,喜燥而恶湿。今风寒袭肺,则肺失宣降通调之职。湿邪困脾,则脾失运行转输之功,于是气不化水,水湿内停,聚为痰饮。辨其见症,胸胁支满,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腹满者,是属痰饮停于胃肠。咳唾胁胀,且胸腔显有多量积液,又似悬饮之流于胁下。无汗肢体酸重,下肢浮肿者,为溢饮之泛于肌表,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者,为支饮之上撑胸肺。其伴有寒热头痛者,外有风寒束表,表里同病之候。合而言之,四饮诸候,兼见并呈。治拟宣降肺气,运脾渗湿。取发汗利尿,表里分消为主法,佐以攻逐泻饮,而缓其急。方选麻*加术、五苓、五皮、葶苈泻肺合组,并加防己、牛膝、车前子以利其下,另予控涎丹,早晨空心顿服,以逐其上犯之水饮(4天中自4.5g递加至9g)。

上药连进4日,尿量获得增多。日行~ml,便下稀溏,日1~4次,稍有腹痛反应,下肢浮肿木硬略软,惟咳喘不减,难以平卧,表证仍在。入夜骤然气喘加剧,呼吸急促,端坐气急心慌,胸膈烦闷,躁急不安,汗出肤冷,面唇肢指出现紫绀色,脉细而数。听诊心率加快,有Ⅲ级收缩期杂音,两肺有湿性及干性啰音,叩诊音浊。病情变生倾刻,寒水上犯,凌心犯肺,心火被困,肺气上逆,逼肾中之真阳上奔,邪虽实而正不支,喘脱之象毕现,乃迅予急救措施,用参附汤、黑锡丹以扶正固脱,镇摄定喘。并针舒气、内关两穴,配合西药氨茶碱、*毛旋花素、可拉明及氧气吸入,气喘汗出虽略有缓减,惟危象未能迅速解除,此时正虚邪实,错综互见,若仅扶正而不祛其邪,则水饮充斥三焦,泛滥上逆,必致侵凌心肺之阳,故复取胸腔穿刺术,于两侧胸腔抽出积液ml,以治其急,而缓滔天之水势,术后喘促之危候至凌晨得以渐平。

由于以上一度波折,再度辨析症情,审其治疗,体会到饮为阴邪,得阳方化,若取法攻逐,则表证尚在,有背悬饮、支饮有表证者,忌攻其里之训,前用控涎丹而饮不能去者,亦即在此。若徒取汗法,则在里之寒饮、殊难发越尽从表出,故曾投麻*加术汤而亦鲜疗效。若径取利法,而阳不能化,则虽利之后,仍然旋去旋生,故前用五苓、五皮,尿量增多,而效仍不著。总之,饮邪内居,而阳不能化,必当主以温化。若仅予汗、利、攻逐诸法,而不治其源,则阳气日虚,势必生生不已。乃宗《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训,主于温化,兼取汗、利,表里分消。方选小青龙汤,温里疏表而开其上;苓桂术甘汤,温阳利水而治其中;麻附细辛汤,助阳发汗,温少阴而开太阳。兼伍苏子、白芥子、旋覆花,以降气化痰定喘。药进3日,浮肿明显消退,小便日行~ml,腹围减至76cm,经5天而气喘咳逆大减,彻夜均能安静平卧,表证全罢。在此期间,因防胸腔积液过盛,逆迫心肺,仍先后抽液3次,以治其标(第1次右侧抽出ml,第2次左侧抽取ml,第3次右则抽出ml)。复查:右胸水征在第9肋以下,左侧胸腔尚有中等量积液,肺部之湿性啰音已消失,心尖区及主动脉瓣区可闻及Ⅱ级粗糙之收缩期杂音,肝肋下可触及,剑突下3cm。X线:胸腔两侧尚有少量积液。治宗原法再进,旬日后下肢阴囊水肿全部消退,每日尿量超过饮水量,咳喘均平,咯痰极少,血压正常,惟肢倦无力,身有寒意,人暮略有热感,苔白,脉细。此殆阳虚失于卫外,营卫不和所致,守原方去苏子、白芥子、旋覆花、麻*,加*芪、太子参、大枣甘温养正,补阳和阴。复经1周,小便检查(-);胸透:胸腔积液全部吸收。听诊心尖区之杂音亦不明显,临床无任何自觉症状,先后近2旬,得告痊愈,继从原法调理经旬出院。

体会:

①痰饮之与水肿,同源异流,俱属水湿停留,三焦气化失于宜通所致,一般来说,水肿为泛溢于体表全身,痰饮多停于体内局部,二者证候特点各有不同。但综观《金匮要略》痰饮篇所述四饮诸症,亦有因饮邪泛溢而成肿者,故殊难以体表之肿与不肿绝对划分之。如痰饮之腹满症,支饮之其形如肿症,溢饮之水流行归干四肢症(《医宗金鉴》径指为风水、皮水之病)、俱为饮溢腹腔肢体为肿之候。本例患者虽身肿腹大,类似水肿之风水表实症,惟风水之肿,多始于面部目下,所谓“面肿曰风”。而本例肿势反由下而上,且身半之上其肿不著,加之兼有痰饮、悬饮、支饮诸候,这就与风水有了明显的区别,虽然二者立法、选方每多互假通用,惟亦并非彼此尽同,因此,必须分别识辨,不得误相混淆。

②从痰饮名称言之,有广狭二义,广义痰饮为诸饮之总称,狭义痰饮,则仅为诸饮之一。因痰饮停积部位不同,而表现的形症不一,故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种不同的分类,然本例竟四饮诸候,一身兼而有之,说明四饮虽多单独出现,但亦确可合而并病,究其病变之本,主要在于脾胃不能运化水津,故其停积之处,必首在心下,由此而流于一隅,单独为病;或淫溢各处,错综为患。诚如喻嘉言所说:“痰饮之患,未有不从胃起者”,“一由胃而下流于肠,一由胃而旁流于胁,一由胃而外出四肢,一由胃而上入于胸膈”。指出水饮的形成,俱属起自中焦,源出于一,既可停于一隅,同时亦可流散各处,不得绝对孤立对待。

③治疗痰饮之法,分别言之,四饮各有重点,痰饮主在温阳利水;悬饮主在攻逐;溢饮当发其汗;支饮主在泻肺逐饮、温散利水。合而言之,则不外温化为其总则。因饮为阴邪,遇寒而聚,得温则化,所谓“离照当空,则阴翳自散”。今患者四饮之象毕具,若执其一端,必难概其余,欲求正本清源,故取温化为主,兼以汗利,使其阳气复而积饮化,病本得以尽拔,在短期获得满意之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