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腔积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仲景温阳化气的方剂在治疗胸积水上发挥着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传递健康和希望 http://nb.ifeng.com/a/20190527/7447319_0.shtml

胸积水,也称为胸腔积液,是胸膜腔或胸腔里面有了过多的液体,这个液体一般是因为胸膜肺部的炎症,外伤,肿瘤,结核等等因素导致的。一旦出现胸腔积液,就意味着病变由局部已经向周围甚则全身扩散。由于积液增长迅速,患者很快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或胸痛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对于少量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也可出现胸闷,胸痛,咳嗽,咯痰,纳差,便溏,身疲乏力等症状。

《金匮要略》说:“水流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指出悬饮的概念是邪饮潴留于胁下,循经上逆射肺,导致肝气不升,肺气不降,气机逆乱,从而产生咳嗽并牵引胁下作痛。这与胸腔积液的症状相同,故胸腔积液在中医学上可归属悬饮的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是正气内虚,邪*犯肺,肺失宣降,气机不畅,气滞痰凝。脉络壅塞,脾气虚弱,运化失司,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肺的通调涩滞,脾的传输无权,肾的蒸化无力,三脏相互影响,水液停留于胸中而成悬饮。经方在临床胸腔积液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金匮要略》说:“胸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又说:“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痰饮病的治疗总则,此方为治疗痰饮病的基础方,也是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前一条指出饮停中州,导致气机升降受阻。后一条指出饮邪虽然轻微,但其根本为脾肾亏虚,中阳不振,故当健脾以渗湿,通阳利水。苓桂术甘汤的药物组成由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本方所治痰饮乃中阳素虚,脾失健运,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所致。盖脾主中州,职司气化,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若脾阳不足,健运失职,则水湿停滞而化为痰或水饮。而痰饮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停于胸胁,则见胸胁支满;阻滞中焦,清阳不升,则见头晕目眩;上凌心肺,则导致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沉滑或沉紧皆为痰饮内停之征。本方重用甘淡之茯苓为君,健脾利水,渗湿化饮,既能消除已聚之痰饮,又善平饮邪的上逆。桂枝为臣,功能温阳化气,平冲降逆。苓、桂相合为温阳化气,利水平冲的常用组合。白术为佐,功能健脾燥湿,苓、术相须,为健脾祛湿的常用组合,在此体现了治生痰之源以治本之意;桂、术同用,也是温阳健脾的常用组合。炙甘草用于本方,其用有三:一可合桂枝以辛甘化阳,以助温补中阳之力;二可合白术益气健脾,崇土以利制水;三可调和诸药,功兼佐使之用。

五苓散在《伤寒论》中的条文共有8条。在《金匮要略》中的条文共有3条,五苓散为中焦淡渗健脾之剂,能恢复脾的功能,可振脾阳,止吐泻,利小便。其病机主要由脾肺功能失调所致,脾失键运而水湿内停。此方为祛湿剂,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功效。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其原方为猪苓(去黑皮)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桂枝半两。上五味为散,更于臼中杵之,白饮和方寸匕服之,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方中重用泽泻为君,以其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其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茯苓健脾以运化水湿。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气化有赖于阳气的蒸腾,故方中又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祛表邪,并告示后人服后当饮热水,以助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根据五苓散的药物组成,临床可广泛用于津液输布失常的各种病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