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腔积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病例分享医院介入中心运用C [复制链接]

1#

近日,医院介入中心刘林志、陈贤平主任及其团队应用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治疗急性胸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一例。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56岁

主诉:因“突发胸背痛10小时”入院。

既往史:合并高血压病史6余年,未规律服药治疗,血压控制差。

辅助检查:CTA结果提示主动脉夹层,破口位于降主动脉,假腔逆撕累及LSA。纵膈及左侧胸腔大量积液,左颈总未受累,下端累及右侧髂总动脉。

术前胸腔积血

急诊CTA提示DeBakeyIII型主动脉夹层

手术方案分析

刘林志、陈贤平主任组织科内对该病例进行充分评估后,决定选用Castor?分支型支架进行治疗,理由如下:

1.患者起病急,症状明显,CTA结果提示主动脉夹层,破口位于降主动脉,假腔逆撕累及至LSA。并破裂出血进入纵膈及左侧胸腔,左颈总未受累,下端累及右侧髂总动脉。主动脉夹层诊断明确。需急诊介入腔内治疗;

2.介入腔内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3.选用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优点如下:

1)此患者假腔逆撕累及至LSA,对于一般直管型支架没有健康锚定区,为达到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只能覆盖LSA,或通过“烟囱”、“开窗”等技术重建LSA。使用Castor?分支型支架可锚定于Zone2区,直接治疗假腔累及LSA的胸主动脉夹层,避免夹层逆撕风险;

2)独特一体化结构,符合弓部解剖形态;

3)Castor?分支型支架近端三重小波段直接跨过弓部锚定贴壁,达到理想的密封效果,减少I型内漏的发生;

术前评估

使用Endosize软件进行术前测量显示:LCCA根部处主动脉直径为29.1*33.1mm,LSA远端直径为9mm,LCCA-LSA距离为8mm,因此选择近端直径为34mm、锥度6mm、分支直径10mm、分支支架后移长度5mm的Castor?分支型支架(C-)。精确测量LSA展开最充分时的钟向角和足背角分别为左前斜45°和头高0°。

LCCA-LSA距离为8mm

锚定区向近端拓展60mm

手术过程

1.建立分支导丝通道后,导入Castor输送系统并释放。

2.猪尾导管造影:破口位于降主动脉,假腔逆撕累及至LSA。

3.经左侧肱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左侧髂总动脉→髂外动脉→左股动脉导丝,一根导丝贯穿左侧肱动脉及左侧股动脉。经左侧12F鞘引出。

4.主体及分支支架分别经超硬导丝及分支导丝引入,旋转定位,并经猪尾导管造影定位。

5.主体支架及分支支架释放。

6.Castor?分支型支架定位精准,形态良好,LCCA和LSA血流均正常、通畅;支架近端三重小波段密封性能良好,无内漏;夹层破口被完全隔绝,假腔不显影。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手术历时90分钟。术后左侧胸腔闭式引流出ml血性液体。

术后复查

术后1周复查CTA:假腔隔绝良好,弓部三根分支血流通畅。纵膈及左胸腔积血明显较术前好转。

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

Castor?分支型支架是全球首款通过微创治疗实现腔内同时修复主动脉和弓上分支动脉的覆膜支架。特点是主体和分支支架缝合为一体,并创造性地解决了一体式分支支架的导入和定位难题,且具有术后内漏发生率低、侧支通畅率高等优势。其独有的“分支一体化”结构不仅能适应各种弓部解剖,也能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

Castor?分支型支架的上市,使主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朝着主动脉弓的方向迈出关键的一步,这也是从事相关行业的临床医生多年来不断探索和寻求突破的方向和目标。

专家介绍

刘林志

医院介入血管外科科主任

中国微循环基层专家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中西结合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南省血栓联盟单位成员

邵阳市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邵阳市快速康复委员会委员

科室介绍

医院,湘西南最大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医院。年被卫生部首批列入全国医院,年晋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前身是年成立的导管室综合介入治疗中心,介医院是湖南省内最早开展微医院之一,我院介入中心自成立起,诊治水平就一直走在湘南地区最前列,不仅在病例数、疾病治愈率而且在疑难杂症救治水平与危重病患抢救方面在湖南市地区均处于领先地位。二十多年的学科发展,我科已经建立集临床医疗、科研创新和临床教学于一体的临床科室。科室有血管外科、神经介入、肿瘤介入、消化介入、外周介入、妇科介入、出血介入、人工血管通路等专科治疗组。科室有现已拥有8名医生,其中高级职称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2名;其中硕士研究生5名。技师2名;专业介入护士6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